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昔日有“黑色煤城”之称的陕西省铜川市,不仅痛定思痛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还将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建设休闲养生城市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并已初见成效。
从“黑色煤城”到“朱鹮之家”
过去的铜川曾是陕西有名的“黑色煤城”。在因煤而兴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
这些年来,铜川痛定思痛,下决心根治污染,修复生态环境。出台了严于国家要求的“铜川政策”,先后关闭了400家不达标的小企业,拆除了落后水泥生产线,做到水泥大市无立窑、煤城基本不烧煤、非煤矿山全整治、污染减排超任务。
同时连续多年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米以上。如今已经成功创建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空气质量大幅提升。2013年,城市宜居水平居全省第三。
2013年7月3日,国家林业局与陕西省政府联合举行“中国秦岭以北朱鹮野化放飞仪式”,将32只被誉为“东方宝石”朱鹮在秦岭以北的铜川沮河流域野化放飞,并在此设立朱鹮野外放飞试验区,开展野化放飞研究,以促进这一“世界上最为濒危鸟类”种群复壮。此间专家称,铜川的生态环境已经基本具备了朱鹮生存的条件。
通过十个月的跟踪监测显示,野化放飞的朱鹮已基本适应了铜川当地的自然环境,安全渡过冬季,生活状态良好。今年4月份,已成功繁育出第二代,这成为铜川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有力见证。
在雾霾四起的今天,铜川市已连续六年良好以上天数保持在330天左右,成为铜川人新的骄傲。
“药王”助力中医药养生产业链
在铜川新区,总投资1.6亿元的陕西兴盛德药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一期已经竣工。该项目用地80余亩,厂房洁净宽敞,一期投资就已过亿。该公司总经理王晓虎说:“2012年选址时本来没考虑铜川,是铜川招商引资的热情和政策打动了我”。
他说,最后确定在铜川投资原因有三:一是看好“药王故里”品牌;二是这里有种植中草药的历史,可以就近收原料;三是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中医药养生产业,政策支持有保障。
作为“药王”孙思邈的故乡,铜川具有得天独后的人文和自然条件。药王孙思邈诞生的遗址以及药王墓等文物古迹也在铜川完好地留存,多年来,前来祭拜药王、探秘养生、祈福赐安的人络绎不绝。
经过调研,铜川将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建设休闲养生城市,定为转型发展新的目标和方向,“药王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唯一性”。铜川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旭说。
目标确定,当地从政策、组织机构、资金扶持、工作推动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助推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发展。
澳鹿生科总经理李卫伟自2007年开始做鹿茸养生酒。他说,以前自己的酒名气不大,销路一般。这两年市里积极举办养生节,统一打造“药王”品牌产品,他的“药王千金”酒名气大了,销量逐年上升。现在产值上千万元,已成为市上最大的养生品牌酒,并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如今全市标准化养鹿技术规范,就是以澳鹿公司为准。
如今,“药王”成了铜川一张文化名片,不仅扶持企业,招商引资,打造中医药产业链,还使当地农民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
位于药王山脚下有个孙塬镇宝鉴村,村民李孝文如今已成为当地的药材大户。他种植了七八十亩,连续种了三年。他种的传统中药黄芩已到了收割的季节,长势喜人。
村支书曾明义告诉记者,黄芩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每亩大约可产400公斤左右,种籽20公斤,每亩纯收入两三千元没问题,“比种粮效益高多了。”
曾明义说,以前村里也有种药材的,但不多,只有几十亩。2012年产业转变至今,全村已种植中药材上千亩,以黄芩为主,还有柴胡,苦参等,销路都不错,去年人均纯收入10036元,农民收入增加了,村民积极性高,目前唯一需要解决的是技术管护问题。孙塬镇镇长左晓军说,孙塬镇是药王故里,传统的中药产区。目前中草药的种植由2011年前500亩,到现在的七万亩。致力于生物制药的天士力高科技企业集团在这里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培植丹参等,使当地农民有了长效稳定的收入。
“铜川共识”走向海峡两岸
记者在铜川调研时了解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全市非煤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达六成有余,非资源性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也近六成。
在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孙塬现代农业园区,记者看到,苦楝、丹参、黄连、牡丹等中药材已枝繁叶茂。园区规划面积6080亩,这也是铜川市第一个中药材产业园。
总投资约52亿元的大唐养生园也初具规模,是融养生、文化、旅游、商业、居住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已建成的一二期工程已成为当地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铜川市开民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孟志远说,这里建成后将有护理学校和养老社区、养生谷等,是铜川重要的“城市会客厅”和“西安后花园”。
据了解,铜川市规划建设了“二园四区四基地”(即大唐养生园、中医药产业园、药王山、照金香山、玉华宫、陈炉古镇四大景区,中国中药材铜川种植,流通,研发、检测四大基地),发展中医药休闲养生和相关产业,制定出台了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形成了以中医药休闲养生产业为核心,以文化旅游商贸为承载的转型产业集群,产生了巨大的辐射效应,成为拉动城市转型的新引擎。
今年9月,铜川市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孙思邈中医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260多位来自海峡两岸的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相聚铜川,就加强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研究、推动产业领域合作与发展等进行了研讨,签署了首届海峡两岸孙思邈中医药合作发展研讨会“铜川共识”,搭建起了两岸中医药产业合作与发展的“立交桥”。
会上,陕西省副省长王莉霞说,陕西具有发展中医药事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三秦大地医著经典,名医辈出,中医药资源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草药资源居全国第二位,中药材重点品种占全国的77.6%,充满了无限的商机。
据悉,铜川市政府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高层论坛活动,为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使休闲养生产业成为铜川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助推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华社记者:丁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