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80后 三秦真汉子

——记陕西省铜川市第一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沙磊

来源:铜川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5-04-20 11:2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只能完成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

一个人的力量也很大,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里,通过几个动作拯救几十条生命。

 

危险前他是守护乘客的英雄 

2014年8月6日,陕西省铜川市第一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沙磊驾驶陕B13968号大客车满载37名旅客由延安汽车站驶往铜川。当车辆行至包茂高速甘泉路段以南14公里处时,祸从天降!一块拳头大的铁块“砰”的一声击穿大巴前挡风玻璃,击中了驾驶员沙磊的头部,顿时血流不止。

“当时正下着雨,路上也有一点雾,能见度很低。快到富县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下子打到我的脸上,血就跟着往外冒,当时啥也看不见了。我下意识地踩了刹车,凭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直觉,摸索着把车挪到路边停下。”沙磊说。

和家人一起到延安旅游的湖北乘客吴女士说:“我坐在第二排右侧靠过道的座位上,当时睡着了,忽然觉得脚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疼得钻心,一看左脚流血了,脚边是一块手掌大的铁块。再抬头一看,司机头上、眼睛上直流血,才知道出事了。”

回忆起这次意外事故,铜川乘客何盈仍心有余悸。出事时,何盈坐在司机后面,目击了事件发生的瞬间。当时“咚”的一声像炮弹爆炸了一样,她和孩子满脸都是玻璃渣子,再看司机脸上鲜血直流,他也顾不上擦,将车稳稳地停在了路边。他叫乘客先不要急着下车,说这是在高速路上,过往车速快,不安全。然后他一只手捂着伤口,一只手打电话报警,又给公司领导汇报情况,让其他司机开车过来转运乘客。

“他太阳穴、眼角不停流血,上衣、裤子上也满是血。乘客们都将餐巾纸、卫生纸拿出来让他捂伤口,一沓一沓纸都渗透了,血纸团扔了一地,后来他打着电话就晕迷过去了。”何盈说。

延安市高速交警大队民警赶到现场时,37名乘客已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带。随后,沙磊被送往甘泉县人民医院,由于伤势较重,在甘泉医院做了简单包扎后,他又被送往延安市人民医院救治。

 

工作中他是爱岗敬业的楷模

沙磊从小就喜欢汽车,一心想当个好司机。2001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开始从事汽车运输工作。2011年4月,沙磊到铜川市第一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道路旅客运输工作,一直执行着铜川至延安班线旅客运输任务。

十多年来的驾驶经历磨练了沙磊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他爱岗敬业,驾驶技术过硬,每次出车他都提前半小时到车站按程序对大巴车进行“体检”,确认车辆设备安全后,持单报班上位,迎接旅客上车。途中在服务区休息时,他还要再次绕大巴车转上一圈,查看设备安全,始终把行车安全放在第一位。

每天收车,无论多累、多晚,沙磊都坚持认真检查、保养车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置,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松动,他都从不放过。发现事故隐患绝不过夜,他经常陪着修理工修到深夜,直至将事故隐患排除为止。

和沙磊一起跑车的同事刘宝军听说沙磊的壮举后,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并说:“沙磊是个老实人,不爱说话,稳稳当当开了十几年车,技术是一流的。每次安全检查后,他都还要再检查一遍,就怕路上有个什么闪失,他啥时候都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

沙磊的同事杨玉川说,沙磊在危急时刻的完美表现,是因为他平时开车就很稳,始终把手中的方向盘视为生命线。

沙磊的朋友高志军也说,沙磊十分热爱开车,经常研究驾驶技术,十几年来,无论是开大货车、出租车,还是现在的客车,连小碰撞都几乎没有过,我们对他很服气。

川口客运分公司经理亢继伟表示,沙磊到公司驾驶客运班车以来,安全行车60万公里,连续4年零违章、零事故、零投诉。每逢节假日,他都主动要求加班,都很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沙磊在这次行车突发事故中表现出的超人的毅力和沉稳的驾车技术令人敬佩,充分表现出他平时对待工作的热情和对驾驶技术钻研磨练,看似平凡,却是在多年学习工作中养成的职业道德和高尚品格,是客运战线驾驶人员爱岗敬业的模范、履职尽责的榜样。

 

生活中他是扶持老幼的顶梁柱 

1983年1月,沙磊出生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元龙寺乡大山疙瘩村,家中姐弟三人。目前,姐姐已出嫁,母亲和弟弟在家务农,父亲患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妻子没有正式工作,还有一个4岁的孩子。

众所周知,跑长途的司机一离家少则一天,多则两三天,甚至更多。有时候一两天没回家,想孩子想得紧,想赶紧回家陪陪孩子。但是沙磊也明白,这是工作的需要,他从未有怨言。

沙磊是家里的顶梁柱,工作之余,他悉心照顾老人,从未和长辈邻里发生过口角。由于自己一直从事汽车驾驶工作,对家庭的关怀和照顾较少,只要是车辆在延安驻站,他都会抽空回家探望父母亲;即便有时工作忙回不去,他也会打电话问候。

为了彻底改善父母的居住环境,早日从旧的窑洞中搬出来,2013年,沙磊掏钱雇人给父母修建了几间宽敞明亮的新房子。

去年春天,沙磊收车回家,看见村里一对老人很吃力地用架子车拉化肥,他快步上前帮忙,老人说:“孩子都外出打工了,又怕麻烦别人,就自己出来买化肥拉回去。”沙磊说:“让我来拉吧,你们岁数大了,万一摔着怎么办?”后来,他休息的时候经常到老人家里看望,主动帮助老人干些农活。乡亲们说:“沙磊本分孝顺,对老人好,人也热心,看到乡亲都会打声招呼,谁家有事情,他知道后都会主动前去帮忙,是一个好后生。”

 

新岗位他继续坚守 

事故发生后,受伤的沙磊被及时转送到延安市人民医院救治,他的伤情牵挂着铜川市各级领导的心。受郭大为市长委托,铜川市交通运输局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看望,送去关怀和慰问。眼科主任、主治医生王彦荣说,面对如此剧烈的疼痛,驾驶员可能有多种应急反应,如本能地甩开方向盘,抱头、捂眼睛;或因剧痛身体抽搐,方向盘走偏、车子失控。然而沙磊能在危机时刻完成一系列安全停车的动作,这种精神和意志力让人非常钦佩。

沙磊治疗结束后,便立刻申请回归工作岗位,公司领导劝他再在家多休养一段时间。他却说,组织上给了他莫大的荣誉和照顾,自己已经很知足了,再不让上班,就要憋出病来了。

据了解,沙磊出院后右眼视力目前还恢复不到0.1,无法再继续担任驾驶员的工作,公司便安排他在安技科上班,具体负责车辆安全例检工作。

对于新的岗位,沙磊有些许落寞,毕竟他无法回到他所热爱的驾驶员岗位,但是对于公司体谅他的身体状况所做的安排,他非常感谢。“在新的岗位上,我还会继续坚守职责的。”沙磊告诉记者。

尽管离开了他热爱并熟悉的方向盘,但在单位同事的眼里,沙磊还是以前那个沙磊,敬业、认真、负责、用心。尽管他离开了驾驶员岗位,然而他的职业精神还将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客车驾驶员们。

 

向平凡的付出致敬 

在“吴斌”英雄事迹过后,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深入了解、关心一名普通客车司机了?他们是最基层、最一线、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一群人,而他们却仿佛总在不经意间从人们的目光中“溜走”。

记得曾有一位道路客运行业人士向记者抱怨,为什么人们总是关注道路客运中的事故,而看不到我们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而这与普通客车司机的尴尬境遇如出一辙,似乎每次只有“英雄”出现时,他们才能获得不经意的一瞥。

道路客运行业中有一个纠结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就是客车驾驶员招聘难。这一个“难”字背后,蕴含着客车司机工作强度大、薪水报酬低、专业性强等问题。不知道乘坐过长途车的旅客们是否注意过,当我们在观赏风景时,司机在专心开车;当我们在睡觉时,司机在专心开车;当我们在吃东西时,司机在专心开车;当我们在和同伴聊天时,司机依然在专心开车。在旅客一路顺畅抵达目的地后,很多司机收获的是疲惫的身心。

沙磊,仅仅是一个人,但是他代表的是一个又一个默默付出的客车司机。很多老司机,开了一辈子车,起步、停车、挂档这些平凡而简单的动作,似乎都成为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每一次安全到达成为他们职业的本能。他们值得我们的敬佩,同时,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关心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

沙磊,是铜川市交通运输局创建“安全、清洁、便捷、温馨”品牌客运活动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80后一代的责任和担当,是守护生命的三秦英雄,是乘客眼里的“最美司机”。

此外,如何进一步保障客车司机的驾驶安全也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高速公路上的异物从何而来,如何避免这种惨剧的再次发生,将是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

 

[责任编辑:朱江]


网络编辑:李鑫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