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塬村:做大“桃花经济”打造幸福“村落”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9-04-16 09:0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栋栋小洋楼漂亮别致,棵棵桃树尽显诗意,秦风古韵气息浓郁……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独有的风韵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孟姜塬村因孟姜女故里和盛产水蜜桃出名,“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便成了全村的发展基调。全村桃园近4000亩,去年,孟姜塬村桃销售量3000吨,销售额2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00多元。
  孟姜塬人让桃田变身桃工厂,从单一的卖桃到桃产业,再到赏桃花、品文化,不断延长产业链,联动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民间故事文化与桃树经济碰撞出新的火花,一棵桃树带来的乡村巨变在这里深情演绎。
  科学有机生产 蜜桃赢得市场
  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成就了孟姜塬水蜜桃汁多味美的美名。“孟姜塬村地势东南北高西边低,光照充分,整个桃身都能被阳光照射,每公斤土壤钾含量400-450毫克,钾元素的多少是决定水果甜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种桃大户石泳骄傲地介绍着桃甜的“秘诀”。
  科学管理、靠谱的品质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孟姜塬村常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果树研究所合作,果树专家经常指导桃农如何科学高效地剪枝、施肥、管理。土壤改良、优等品种推广、新型务作方法不断引进,同时常年施用内蒙古运来的羊粪,这些给孟姜塬的桃子的品质增砖添瓦。一个响亮的桃品牌——“孟姜红”由此诞生。
  “从前种桃都是靠天吃饭,果子的商品率上不去,带着笼在市场上叫卖,一斤2-3块钱,现如今有了科学的管理,桃子的商品率达到了50%—60%,甜度能够达到13-20度,远远高于市场售卖的其他品种,都是按盒卖,9个装售价120元的礼盒桃十分畅销,供不应求。”桃农们话语间充满底气。
  桃路悄然改变 “桃花经济”唱大戏
  多年来,孟姜塬村一直在桃上做文章,不断探索,从单一的卖桃到卖风景,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四月的孟姜塬,桃花芬菲。走进孟姜塬村,桃花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年都办桃花节、相亲大会、桃王比赛、桃花诗会等活动,初衷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孟姜塬的孟姜女文化,帮助果农售桃,人来了,桃子就好卖了。每一年的人气都很高,农家乐、售卖农特产的生意异常火爆,桃子也越来越出名,品牌越来越响亮。”孟姜塬村村主任史建荣说,村子逐渐由农业型向旅游型转型发展。
  “依靠桃产业,村里人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住上了20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水电气讯样样齐全,日子比城里人都过得好。”村医史进胜感慨。
  桃花经济成为了当地精准脱贫、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也让孟姜塬村把乡村旅游搞起来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打造文化风景区 乡村旅游再添动力
  孟姜塬村以“孟姜红”桃为主业,深挖桃文化和孟姜女文化,打造“姜女故里?秦人村落”风景区,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实现村子小而美、美而特,有文化底蕴,有经济支撑。
  “景区项目全部投运后,预计年收入可达6355万元,税后利润1900万元。可大力带动当地鲜桃、苹果、柿子、花椒等产业发展,周边农户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万元。景区新增就业、创业700余人,可直接解决当地农民就业80余人。”孟姜塬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芳介绍。
  “在村子新打造的风景区当保安,月工资1600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我也跟着旅游沾光了!”村民王纪民感叹。
  据了解,“秦人村落”景区目前已完成投资4.95亿元,建成126栋单体,建筑面积12531平方米,完成绿化104000平方米。景区主要分为入口广场、商业街区、民宿区、农耕体验区,以秦人文化为特色,配合秦人建筑群、大型实景演艺,为进入景区的游客还原一个真实的秦人生活的村落,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秦人近三千年的精神文化。
  孟姜塬村的桃树派生的产业锻造成了致富增收的“金链条”,也为全村打造了集观光、绿化、增收为一体的发展新模式。一棵桃树,真正成了孟姜塬村的致富树、幸福树。(记者:郭颖、杨佳、王亮)


网络编辑:杨思萍
信息审核:杨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