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公民走进市政府 打开“围墙”破“心墙”

来源:转载《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3-06-08 08:3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6月5日上午8时30分,28位铜川市公民代表手持市长签发的请帖,走进市政府大院。作为铜川市邀请“公民走进市政府”活动的代表,他们此行的目的是:“看看政府干部每天都干啥”,其中市环保局和住建局是当天行程的重点。

  市民:了解有助理解 理解促进和谐

  “原来环保局不光是扫大街呀!还有减排、治污、空气环境治理那么多工作。”在参观了市环保局的环境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环境监测平台之后,市民代表惠乐的一番感慨让铜川环保局的工作人员颇为意外。“看来,群众对我们的工作真的知之甚少啊”。了解有助理解,理解促进和谐—这是铜川市政府举办此项活动的初衷,也是市民代表们此行的最大收获。

  虽然做的是环保设备的生意,但是惠乐说,“以前对环保局完全不了解,感觉政府部门都很神秘,了解这些部门的管理权限、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后,感觉也就是办事的地方,以后遇事也不会瞎着急了”惠乐感觉,今后,自己的业务完全可以借助环保政策做得更好。

  曾经以“煤城”闻名西北的铜川,正处在资源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大气环境质量和以采空区工人为主体的保障房建设是市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因此,在走访了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站和住房交易服务大厅之后,市民代表们被邀请来到占地4.6平方公里的保障房项目锦绣新城建设工地。住建局局长惠满盈告诉大家,总投资120亿元的项目包括四大组团,按照市政府“造价不高水平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目前,裕园组团已经建成入住,共安置沉陷区、滑塌区困难群众5000余户。针对市民代表关于保障房住户医疗、就学的疑问,惠满盈详细解说:锦绣新城社区将配套1所医院、2所中学、6所小学,还有养老院、幼儿园和植物园等。

  中午11点半,市民代表迎来了主管环保和住建工作的副市长任勇,一个小时的座谈交流,市民代表们争着向任勇反映自己的意见。工作人员提醒大家:没有机会发言的还可以把意见写在“公民走进市政府活动调查问卷表”上,留下或寄回来。“看来真是每次都有市领导出席,能当面说说话,感觉挺好”来自铜川新区医院的护士姜东梅说出了大家的感受。

  任勇告诉记者,“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市政府”活动自上月21日起开始,今后每月举办两次,每次活动邀请30人参加,凡在铜川市居住半年以上、年满18周岁的公民均可报名。”市民只需在铜川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填写即可报名;若报名人数超过预定人数,则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由工作人员电话通知。

  “是主人回家,是自家人在一起商量家事”

  “长期以来,老百姓之所以与干部之间存在"心墙",是因为老百姓总被挡在大门之外。我们开展此项活动,就是要打破"心墙",让老百姓走进政府,了解政府,帮助改进政府工作”。“公民走进市政府就是主人回家,是自家人在一起商量家事。”铜川市市长郭大为在首次“公民走进市政府”活动上的真诚表白感动了市民代表,也凝聚着铜川市切实联系群众,转变行政作风的诚意。

  6月4日下午,记者走进铜川市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和媒体联络科时,干事何玉琦正在通过电话与第二期受邀市民逐一确认活动时间。办公桌上,摆放着上月21日首次活动中市民代表寄回的“调查问卷表”。她对记者说:“我们不仅关注活动中发言市民反映的问题,对其他没能发言的代表意见同样重视;没有寄回问卷的,我们就用电话询问方式予以确认。”

  在发放给市民代表的材料中,记者发现一本小册子,以问答形式解释了很多市民关心的教育、社保、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一页是“铜川市人民政府网市长信箱留言指南”,记者登陆政府网,“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市政府”和市长信箱等互动版块很容易就找到了。

  据何玉琦介绍,作为贯彻落实中央联系群众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近期,铜川市还出台了“公众意见收集处理办法”、“重大事项决策公开规定”和“市政府政务会议开放办法”等多项政策,“邀请公民走进市政府”活动下一步将在铜川市各区县全面推广,届时每一位市民都有机会走进所在区县政府参观。

  走近才能贴近 贴近带来实效

  铜川市民韦玉萍家几年前盖房时门前是块绿地,现在因为城镇发展,市政规划要将绿地改建成公厕。6月3日上午,韦玉萍来到市信访局向当天接访的市长反映自家的难心事。面对韦玉萍的诉求,郭大为说,“如果公厕建在我家门口,我也会有不满情绪。城市规划首先要尊重人的情感,市民情感上受了伤害,说明市政规划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当天,铜川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就来到韦玉萍家所在金鼎路现场察看,并表示将尽可能考虑韦女士的诉求,调整相关规划。

  铜川市信访局局长邓亚丽对记者表示,自从开展“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市政府”活动以来,她的“兵”好带了,工作好做了。一方面,公民代表的到访让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像接访的工作人员就不再局限于记录上访事件,开始关注接访后案子的走向,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回复上访人;另一方面,信访工作需要政府其他部门共同协助完成,过去有的部门工作有时候不够主动,现在发生了很大变化。前几天,人社、国资、交通三个部门就主动找信访局,共同解决了一起50年的上访积案。(中国经济网记者:雷婷、张毅)

  链接:http://district.ce.cn/zg/201306/07/t20130607_24461520.shtml


网络编辑:崔海丽
信息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