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倾心为民办实事 实干笃行惠民生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07-08 11:2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夏日清晨,在新区阳光广场,市民正踩着歌曲的节奏,欢快地跳着广场舞;在城市运动公园健身步道,不时出现晨练群众的活力身影。
  “如今的生活,吃穿不用愁,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民有所乐。”市民王玉芹一边健步走一边说,嘴角不时带着笑意。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今年以来,市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安排部署和省医保局工作要求,坚持人民立场,着力抓实待遇保障、服务提升、数字赋能,大力推进改革深化、医保管理、监管创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有序推进,不断增强参保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织密网 提升参保群众“满意度”
  “张大夫,我今天准备再拿几盒治疗高血压的便宜药,还有老伴吃的那个治疗头晕、腰疼的药也拿上些……”6月25日,刚走进耀州区天宝路街道卫生室的85岁文芳芹就拉着药剂科科长张秋玲的手说个不停,“原先从外面药房买药,我吃的降压药一盒就要19块钱,现在街道卫生室同样的药一盒只卖1.96元;我老伴吃的药报销下来一个月还能便宜40块钱,这一年下来我们两个能节省不少钱。国家医保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在家门口买药就能享受报销。”
  文芳芹口中的“便宜药”是国家集采药品。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医药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大背景下,我市已参加中、省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18批次769个中选品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同时执行国家组织医用耗材冠脉支架和人工关节等10余批次集采耗材中选品种,集采药品耗材每年可为全市节约采购资金约8500万元。
  “以前群众只能在县级医院和镇级卫生院买到质优价廉的集采药品,为把这项红利送到更多群众家门口,目前全市实施了集采药品、‘以镇代村’工作,将覆盖面延伸到了村级卫生室。”张秋玲说。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围绕建立健全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目标,不断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参保动员主体责任,扎实落实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特殊人群参保率达到100%。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参保分类资助、大病保险倾斜、医疗救助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和落实积极支持生育措施,稳步提高生育医疗保障水平,将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产检、生育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严格落实医保待遇清单制度,巩固提升待遇保障水平,优化完善门诊慢特病政策,加强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做实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优服务 群众看病报销更便捷
  “今天来办理医保业务,进大厅才发现都下午5时29分了,没想到在下班时间工作人员也是耐心地全程为我服务,不到半小时就办理好了,服务真是太贴心了。”日前,市民张女士在市医保经办中心经办窗口办理业务时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赞不绝口。
  6月25日,市医保经办中心工作人员王朦告诉记者:“经办大厅已全面实行‘综合柜员制’,实行全省统一的事项清单,前台不分险种、不分事项,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工作人员共8名,实施AB岗管理,年均办件量2万余件,‘好差评’群众主动评价率和好评率双双达到100%。”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和新版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认真梳理经办服务堵点、难点问题,从经办服务下沉、经办流程简化、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全市推广手工零星报销初审“四看”做法,以业务流程优化促进服务效率提升。积极推进医保三级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建成471个医保服务站,其中镇(街道)医保服务站41家,村(社区)医保服务室431家,配备专兼职医保经办人员667人,推动经办服务事项下沉,着力打造“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推进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实施,使我市医保涵盖1335种西药、1323种中成药、430种谈判药等3088种药品,同步调整特殊药品范围。全市新增“双通道”定点医药机构、特殊药品定点零售药店各6家,异地联网定点零售药店机构7家,截至目前共开通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94家、零售药店327家,实行直接结算,方便群众就医购药。持续推进“三电子两支付”功能模块建设,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全面应用移动支付,13家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147家定点零售药店应用电子处方流转,两定机构“电子医保码”实现全覆盖。
  扬优势 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6月25日,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映入眼帘的便是该院的中药展柜。“我们这三种药固表清肺颗粒、解毒清热颗粒、小儿健脾清肺颗粒,之前纳入了医保,群众的评价都很好。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不断研制出更多的中成药,为群众带来更多福利。”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刘文文说。
  6月14日,市医保局邀请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内分泌、心血管、骨伤、肛肠等方面的专家,针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12种)、市中医医院(11种)、耀州区孙思邈中医医院(8种)、宜君县中医医院(4种)4家医疗机构申报提交的共计14种中医优势病种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估论证。专家原则同意上述医疗机构开展其申报的优势病种进行医保付费改革,上述4家机构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政策。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攸关民生实事,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记者从市医保局了解到,近年来,市医保局紧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充分发挥医保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支持引导作用,不断探索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政策,印发了《铜川市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工作方案》,从待遇保障、医药服务价格管理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多方面积极研究制定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疗保障政策,最大限度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底,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医药价格调整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记者:李阳、张芳)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