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栏 / 往期专题 / 新春走基层

刀剺面千里飘香 就业创业新起航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01-26 08:5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擀成纸,剺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叠丝线,挑在筷头打秋千,吃到口里嚼不断,咽到肚里香半年”,这是耀州地区民谚对“刀剺面”的描述。
  日前,在市人社局组织开展的首期“刀剺面”师资培训班现场,烟火气息十足,只见中式烹调高级技师解锋一边耐心地向学员们讲解和面、醒面、揉面、擀面、剺面、炝汤等刀剺面制作工艺要点,一边作现场示范。学员们全神贯注地学习“刀剺面”制作工序,生怕遗漏哪项技艺要领。
  2024年伊始,市人社局提早谋划,按照“推动地方美食劳务品牌化,提升就业创业质量”的思路,将“刀剺面”这个地方特色面食技能培训作为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扩大劳动者就业质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精准发力点,组织开展首期刀剺面师资培训班,从而逐渐扩大刀剺面影响力,推进“一碗面”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拓宽群众就业渠道。
  培训现场,来自北京办事处玉华宫酒店的厨师长杨东兴奋地说:“听说市人社局要举办‘刀剺面’师资培训班,我特意向单位请假,专程从北京赶回来学习。对于我来说,参加这次铜川小丘刀剺面师资培训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一项技能,回馈北京的广大消费者,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我们铜川的饮食文化,用我的实践和认知讲好铜川美食故事,教会更多的从业者。”之前一直在北京从事餐饮行业的学员黄缓缓也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感触很大,没想到看似简单的剺面却有这么多门道。我一定通过培训好好学习,学到手艺,做好家乡美食。”
  刀剺面作为铜川特色小吃,历史悠久,是耀州区小丘镇农村一种独有的传统面食,已传承数百年。小丘刀剺面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耀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刀剺面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不仅是推动餐饮相关产业链全面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更是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动者收入的“金饭碗”。
  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下来,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本次师资培训作用,科学制定培训方案,精准组织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刀剺面”技能培训,使更多劳动者掌握刀剺面技能精髓,用心“讲好铜川故事,做好铜川味道”。并且建立培训学员就业服务台账,及时跟进服务措施,对接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各大企业,为企业和学员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其高质量就业。此外,对有创业意愿的学员,提供免费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等综合服务,扶持学员成功创业,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创业一人、带动一片。(记者:陈娜 通讯员:张海鹏)


网络编辑:张兴林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