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训 立家规 扬家风|风雨六十载 恩爱伉俪情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03 08:3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在铜川,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恩爱相依、携手相伴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他们是党贵锁和李淑琴。今年国庆节,夫妻俩迎来了结婚60年纪念日。“春秋同甘苦,寒暑共搀扶。朝暮影相随,晚情藤缠树。”这是年过八旬的党贵锁老人对自己60年婚姻历程的心路总结。
  步入婚姻殿堂  
  1942年,党贵锁出生在陕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还不到一岁时,他父亲就病逝了。当时才33岁的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共5个孩子艰难度日。他的母亲硬是用纺线车“纺”出了家里3位读书人。
  1959年,党贵锁初中毕业后,选择了上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在市属重点学校的一所小学任教。那一年,他刚刚20岁。
  刚刚参加工作的党贵锁热情满怀,当年年底就被评为模范教师。工作一段时间后,经人介绍,党贵锁认识了年轻的李淑琴。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好的前途,李淑琴的父母坚持让她读完高中,但因其他原因,尽管拥有高中学历,她只能在家务农。见面后,李淑琴觉得党贵锁虽然身材不高、家中贫穷,但她看重的不是对方的经济条件,而是其善良、踏实、上进的品性。就这样,两人开始正式交往。1963年国庆假期,他们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用行动诠释爱情  
  婚前,由于交通不便,往来不易,他们仅见过两三次面,通过五六次信,婚后才开始了真正互相了解的过程。
  婚后,党贵锁和李淑琴相濡以沫、恩爱有加。党贵锁不幸得了肺结核,李淑琴多方体贴、关心照顾丈夫。她鼓励丈夫不要被疾病吓倒,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想方设法改善伙食,为丈夫提供营养。每到周六下午,李淑琴就会把积攒了一周的“好东西”拿出来,筹划一顿“丰盛”的晚餐。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加持下,同时,党贵锁自己也主动加强锻炼,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个被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很快便奇迹般地痊愈了。
  她是最好的妻子  
  李淑琴和党贵锁的母亲经常躺在一张炕上休息,婆媳俩聊聊知心话,关系融洽,亲如母女。
  在婆媳俩相处的这20多年时间里,李淑琴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让给婆婆。“是她,在麦面很少的情况下,从来没断过母亲的白面馒头;是她,宁可让自己和孩子穿粗布衣裳,也要让母亲穿上细布衣服;是她,从镇上千方百计买来小尖脚鞋给母亲穿。”党贵锁深情地说。
  1964年8月,他们的女儿出生了。由于怀孕期间、月子里的营养没跟上等各种原因,李淑琴没有母乳喂养孩子。开始他们只能用小米汤来喂养,孩子经常饿得哇哇哭。后来,李淑琴的父亲心疼外孙女,特意从50多里外的一个镇子买了一只奶羊,步行着把这只羊赶了过来。就这样,这只奶羊不仅救了他们女儿一命,并且后来的两个儿子也都是靠着这只奶羊的乳汁哺喂长大。
  李淑琴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在严厉的家教下,3个孩子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高等学府。如今孩子们事业有成,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既让党贵锁感受到在物资匮乏年代的那种无奈,又让他体会到婚姻家庭生活中那种相濡以沫、至亲至爱的人间温情。
  晚年幸福相伴  
  几年前,党贵锁退休。此时,他们的3个孩子已经在深圳成家立业,而且孙辈也相继出生。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两口,随同孩子们来到深圳。
  在深圳,李淑琴享受着儿孙绕膝之乐。党贵锁则活跃在社区,热衷于书法活动,同时,在志愿者队伍里,还能时常看到他的身影。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在60年的婚姻之路上,党贵锁与李淑琴相扶相伴,不惧风雨,不畏艰难。从满头青丝走到稀疏华发,从腰板挺直走到身躯佝偻,从二人世界走到几代同堂。夫妻二人两颗心越走越近,两份情越走越深。(记者:朱敏)


网络编辑:王宇兴
信息审核:王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