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 代代传

——记陕西省第一届文明家庭之王文涛家庭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23 09:4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他生前担任村干部34年,曾任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党委副书记、鑫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用真情大爱和善行义举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为儿女、孙辈树立了典范。2017年12月13日,在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耀州区王文涛家庭荣获陕西省第一届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19年8月,王文涛因病去世。
  “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必读书”是王文涛家的祖训,由其爷爷传承至今,已有120多年五代人历史。后来,王文涛请任茂里先生书写并装裱悬挂在自家客厅里最醒目的位置,修身律己,也教育子女儿孙做人要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礼让宽容、勤俭持家、和睦相处。不论立身做人,还是兴家立业,王文涛始终秉承着家风家训,言必信、行必果,一生追求为民服务。为了带领乡亲共同富裕、壮大村级经济,他多方筹资办煤矿、建砖厂、建耀瓷厂等,帮助500余名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他多方筹措资金,克难攻坚,穿岩千米打井,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题,并满足了周边10个村、12家企业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王文涛家庭的良好家风深受其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他的父亲为人热情、勤快、乐于帮人,与邻为善,谁家结婚喜庆或老人过世办丧事,他都分文不收地帮邻居们备席张罗。入党后,他心装群众,哪家老人有病卧床,哪家妯娌因纠纷怄气,他总是尽可能地为大家解决问题。在村上,他的父亲总是忙里忙外,晚上回家还要检查孩子们的作业。1970年夏天,他的父亲收麦时从麦垛上摔下来,腰椎骨折压迫神经导致瘫痪,这一瘫就是16年,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经常隔三差五到医院、家里看望他的父亲。其父亲感人至深的言行、美德深深地影响着王文涛几十年不懈的工作历程。后来,王文涛在村上和王科搭班子三四十年,为王家砭村建设发展呕心沥血。
  王文涛生前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村委会主任”“全省助残先进个人”“铜川市劳动模范”“铜川市优秀共产党员”“铜川市十大杰出农民”等称号。他们一家人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庭美德的真谛,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成为十里八村创建“文明家庭”的楷模。王文涛的父亲在世时常说:“再累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孩子们上学没钱也得勒紧腰带供他们念书。”父亲的话他毕生铭记,因此他再苦再难也没有耽误弟、妹和三个儿女的学业。他深知读书育人要从娃娃抓起,因此自小就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闲暇之余,经常给孩子们讲西汉孙敬,战国时期的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等学习的故事,激励他们勤奋上进,孙子们各个成绩优秀,一家人工作的、上学的都各司其职,左邻右舍说到他们一家人都赞不绝口。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用真情大爱和善行义举书写了不凡的人生篇章,为儿女、孙辈树立了典范。妻子是村里有名的好媳妇,伺候瘫痪在床的公爹16年如一日,夫妻互敬,呵护子女、勤俭持家;儿子、儿媳都在政府部门工作,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履职尽责。
  王文涛常常关爱他人,扶弱济贫。照顾邻居高柏朵老人和两个智力重残的儿子,为他们送上救济衣物,让高柏朵老人安享晚年,老人活到92岁才去世。帮助村民王万林联系县残联,送他到省残联开办的盲人按摩中心培训,为他在广东天门市一家保健按摩中心找到一份工作,每月能拿2000多元工资。经济拮据困难,交不上学费的王佳考上西北工业大学,王文涛又到团区委联系帮扶金。之后经过村干部们商议沟通,决定凡考上大学的王家砭村学子,村上出资鼓励,考上一本的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二本800元。(记者:朱敏)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