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手把手教孩子们剪制传统纹样
今年60岁的王萍是耀州区卫健局退休干部、铜川传统工艺技术名师。30多年来,她以剪纸为媒传承民间艺术,累计创作作品上万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30余场,赠送剪纸作品万余张,先后荣获“三秦最美巾帼奋斗者”“铜川市技术能手”等称号。
银剪传情:让传统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王萍自幼痴迷剪纸,将这门民间艺术融入生命。作为原计生干部,她创新性地将剪纸与政策宣传结合,作品多次登上省级杂志。“五毒蛙娃”入选“中国民间剪纸特展Top100”并被上海美术学院收藏;“一品清廉”被全国廉政剪纸艺术节收藏;建党百年主题作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诠释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初心。
她的创作紧跟时代:扫黑除恶主题作品《一网打尽》被多家媒体报道;脱贫攻坚期间,她跟随相关部门走进耀州区各村镇,将自己创作的3000余幅“脱贫光荣”“勤劳致富”系列剪纸作品赠送给困难群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连夜创作了《众志成城》等7幅作品,线上拍卖800元助力抗疫一线。
志愿服务:把艺术种子播撒千家万户
退休后,王萍将全部热情投入公益。6年来,开展文艺下乡220余场,义务培训400多课时。她深入移民搬迁村,为村民现场创作喜庆剪纸;在社区活动中忍着腱鞘炎疼痛,坚持剪出400余幅新春作品送给社区居民。
“剪纸要接地气才有生命力。”她设计的婚寿喜庆主题作品融入百姓生活,建立微信群汇集剪纸爱好者交流技艺。即便右手骨折,仍坚持用左手授课;感冒发烧时仍坚持赴贫困村现场创作。
薪火相传:让非遗文化浸润童心
“青少年是剪纸艺术的未来。”王萍将传承重点放在校园,担任多所学校特聘教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剪制传统纹样。她创作的“生肖系列”“药王故事传说”等作品成为课堂教具,累计培训学生上千人次。
作为耀州区关工委“五老”成员,她把剪纸课堂搬进乡村少年宫,用《老鼠嫁女》《年年有余》等故事激发孩子兴趣。学生作品多次在市区展览中获奖。
匠心坚守:病痛挡不住艺术脚步
长期伏案创作让王萍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腱鞘炎,但她从未停下过创作步伐。2020年药王山古庙会非遗展上她右手桡骨骨折,医生建议静养,骨折第5天她就戴着护具到老年大学授课。“左手也能画稿!”她硬是坚持完成了教学任务。
2022年春节前夕,手指疼痛难忍的她注射封闭针后,坚持为社区群众剪出400余幅吉祥图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白天当志愿者,晚上创作抗疫主题作品,用艺术传递力量。
一把剪刀,剪出人间万象;三十余载坚守,传承文化薪火。王萍用民间艺术点亮百姓生活,以志愿服务温暖铜川大地。正如她所说:“只要还能拿得动剪刀,就要把这份手艺传下去!”这位“最美巧娘”正继续用剪纸讲述铜川故事,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记者:杨婷 通讯员:万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