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乡村振兴战略

“流动议事点”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2 08:5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在耀州区瑶曲镇下石节社区,基层治理的活力涌现在居民日常聚集的角角落落。社区的会议室、小区广场、楼道口、居民家中……就是一个个“流动议事点”。居民围坐在一起从垃圾清理、绿化维护到活动开展、矛盾化解,无所不谈。
  2023年,下石节社区立足工矿转型实际,建立“矿山情流动议事点”工作机制,依托现有公共空间打造立体化协商载体,在社区中心广场大树下设立“树下大讲堂”,把各居民楼间的硬化庭院升级为“庭院说事点”,将社区活动室改造为“暖心议事屋”,让协商议事更加便捷。
  社区工作者走进楼栋、走近居民,从被动处理到主动出击,征求意见建议,现场协商议事;居民唱起“主角”,积极参与社区的大事小事,主动出谋划策,幸福感、归属感持续提升。
  近日,下石节社区的会议室里围满了居民。
  “最近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都提提。”下石节社区党委书记焦卫忠开门见山。
  “汛期到来,新三栋楼前的排水沟不畅,存在安全隐患,尽快清理。”居民张宪刚第一个发言。
  “咱社区办的暑期班让娃娃们有个好去处,能不能增设些艺术课程。”
  ……
  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敞开了说,焦卫忠将一个个意见建议认真地记在本子上。
  诉求不落空挡。“行动太快了,刚说完,书记就带着人来疏通排水沟,这下没有安全隐患了。”张宪刚指着被清理干净的排水沟连连点赞。
  这种“发现问题立马议、达成共识快速办”的高效场景随时随地都有,“流动议事点”带来了治理新气象。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姐,你刚才打电话说,家里厨房的水管有问题,我带着维修师傅过来给拾掇一下。”网格员接到居民叶文英的电话,立马赶往她家。
  只见维修师傅提着工具箱走向厨房,仔细查找问题,很快便将水管修好了。
  叶文英感激地说:“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可好了,一直关心我们家。老伴患病20多年了,失去劳动能力,我一人操持着这个家,生活上有啥困难我就去找社区,不论大事小事他们想尽办法给解决。”
  暑假孩子没人看管是很多家庭面临的大难题,让社区继续开办托管班是很多居民的心愿。今年7月中旬,下石节社区第三期“未来星”爱心托管班正式开班,开设少儿舞蹈、绘画、书法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托管班老师还为辖区儿童辅导暑假作业。
  “这个托管班不仅课程丰富,还完全免费,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孩子在这里既能写作业,又能学习技能,我们家长特别放心。”杨女士赞不绝口。
  为了保障治理成效,下石节社区建立“五步议事”全周期工作流程,配套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等激励机制,形成问题发现、协商、解决、反馈的完整闭环。焦卫忠说,通过常态化开展“背包上门”服务、设置"睦邻互助角"等,推动协商成果尽快落地,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参与感。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充分发挥矿区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党组织引领、老职工传帮带、青年人创新、企业社会协同”的多元共治体系。通过组建矿嫂调解队、退休矿工顾问团等特色队伍,培育青年力量,引入驻地企业等共建单位,形成老中青结合、政企社联动的治理共同体。
  下石节社区的“矿山情流动议事点”变固定场所为流动会场,变定期探讨为随时协商,构建起了“小时不出庭院、难事联动破解”的治理新格局,让基层治理更直观、更高效、更有人情味儿。近三年来,共为居民解决各类民生实事千余件。
  “群众坐在主位,社区干部当好服务员,这才是基层治理应该有的样子。”焦卫忠说,下一步,我们继续完善“矿山情流动议事点”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升办事时效,让居民自己当家作主,共同构建温暖、和谐、友爱的社区大家庭。

(记者:郭颖)


网络编辑:陈柱源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