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乡村振兴战略

有困难找联络站 大事小事都好办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2 08:5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基层民主的“毛细血管”如何畅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末梢神经”怎样激活?王益区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这个成立于2022年6月,由9名人大代表(含市级2名、区级8名)组成的联络站,服务着辖区1万余名选民,在社区党委书记、站长贺占宁的引领下,正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转化为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信赖。
  去年夏天,联络站里气氛热烈,一场关于《铜川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讨论正在进行。区级人大代表、辖区物业代表、居民代表围坐一堂。有人直言:“小区里因为养狗出现矛盾,根子往往不在狗,而在养狗的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如何化解社区养犬矛盾建言献策。荔枝园小区物业负责人当场表态:“《条例》实施后,我们一定及时宣传,召开业主代表大会制定文明养犬规约,引导业主规范行为。”这场讨论,正是联络站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收集民情民意、让群众声音直达立法机关的生动缩影。
  这绝非孤例。柿树沟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自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推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它不仅仅是一个接待场所,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联络站创新搭建“人大代表与选民说事”平台,探索形成“收、说、议、办、评”五字工作法,引导群众“说心声化矛盾、说道理促治理”,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
  如何让“连心桥”畅通无阻?柿树沟联络站的“五字诀”是关键。
  深入一线“收”民情。代表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社区楼宇、田间地头。他们围绕选民关心的“急难愁盼”,全方位收集信息。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群众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等多种渠道,确保“事事有回音”的第一步,是把“事”精准地找出来、收集好。
  城乡联动“说”心声。联络站立足柿树沟社区和炭科沟村的实际,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畅所欲言。每月22日是雷打不动的“选民接待日”,代表坐班倾听;更多时候,代表主动走访选民,“上门听诉”;还不定期组织集中调研,“现场问需”。形式多样的“说事”活动——居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把群众的心声“亮”在明处。这些活动不仅畅通了言路,更在潜移默化中普及了法律知识,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参与感。
  多方研判“议”良策。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如何转化为解决方案?联络站建立了高效研判机制。每月召开一次由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共商会,把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商议出来。面对老旧小区改造中易发的新矛盾,联络站提前介入,总结经验,指导街道形成了“调研策划—实施推进—成效反馈”的工作闭环。当石油公司老旧小区改造出现材料不达标等质疑时,联络站立即组织街道城综办、代表和群众代表实地查看,听取双方意见,核实情况,迅速推动解决。最终,根据居民意见,增设了电动车集中停放点、休闲座椅等设施,将“民生工程”真正打造成“民心工程”。正如区人大代表韩尚军强调的:“工程质量是底线,细节问题要重视,后续管理更要跟上,才能让改造成果长久惠民。”
  全程监督“办”实事。群众的诉求不能停留在纸面。联络站健全办理机制,压实责任链条,着力提升服务效能。从赵家塬草莓基地道路硬化,到东风社区“暖心”食堂建成,从王家河主干道太阳能路灯焕新,到取缔炭科沟马路市场解决安全隐患……一件件“关键小事”被办成了惠及民生的“头等大事”。联络站还创新举办“回应民生关切 推进建议办理”主题活动,邀请代表、选民和承办单位负责人面对面,“一问一答”直击办理难点,推动问题加速解决。
  代表履职大家“评”。工作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联络站有计划地组织驻站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评议。评议以执行代表职务情况为核心,采取集中述职、现场评议方式进行。评议结果不仅与整改落实挂钩,还与评先创优结合,成为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增效的“助推器”。同时,实施代表履职积分制度,按季度统计、年底评比,表彰先进,树立标杆,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的内生动力和责任感。
  “五字诀”环环相扣,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居民反映楼顶漏水,人大代表积极奔走筹集资金,为楼顶做了防水处理,解了居民的“心头患”;了解到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社区挖掘“能人”资源,免费开设技能兴趣班,点亮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桩桩件件,看似寻常,却真切地温暖了民心,提升了社区的温度。居民们感慨:“在这里,心事有人听,难题真能办!”
  数字无言,却最有说服力。柿树沟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以来,接待选民活动26次187人次,收集各类问题37起,解决37起,实现了答复率100%、满意率100%的“双百”目标。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代表们坚实的足迹:他们协调解决了西延高铁项目涉及的4户居民征迁难题,推动了荔枝园小区道路硬化,修复了轻化公司倒塌的围墙和破损的护坡,更换了王家河大桥的安全护栏,更新了主干道的路灯,更成功调解了30余起邻里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各领域、扎根群众的优势,”站长贺占宁深有感触地说,“上至和谐稳定、基层治理、居民生活的大事,下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的琐事,只要群众有需要,就有人大代表的身影。代表们心更齐了,劲更足了,正信心满怀地谋划着为社区发展和居民福祉贡献更大的力量。”

(记者:张欢欢)


网络编辑:陈柱源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