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刚忙完,一刻没歇息,李玉民又开始收割周边村庄的玉米秸秆。一直被村民废弃的秸秆,如今却成了“香饽饽”。
2024年12月30日,在宜君县彭镇拔头塬村,一块块被打包成捆的玉米秸秆整齐地摆放在田间地头,一旁的运输车正忙着装载秸秆。
“要趁着天气好,赶紧把秸秆打包好,厂子里还等着这些秸秆原料”。陕西裕民怡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玉民说。
一直以来,玉米是宜君县的主导产业,每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每年产生约15万吨农作物秸秆。近年来,宜君县农业农村局采取宣传培训和示范引导等措施,通过秸秆粉碎还田、秸秆饲草加工等途径,让不起眼的秸秆变成有机质滋养着土地,更串联起一个个循环经济链,实现变废为宝。
如今,宜君县通过优化区域布局、主攻主要任务、实施重点项目、强化政策支撑、创新机制体制等举措,不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规范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和规程,形成秸秆综合利用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三料化”发展格局,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2023年,宜君县秸秆产生量达15.48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31%。
为进一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宜君县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合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宜君县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集中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并要求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投入。同时,建立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队伍,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业、乡村,为实施主体及村民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并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及示范推广。目前,共培育秸秆收储运销主体11家。
经过引进示范、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宜君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形成了“43442”秸秆综合利用运行体系,即建设4个利用展示基地、3个利用中心、4个收储网点,带动4个示范养殖场,形成“秸秆沃土”和“秸秆养畜”两种主推技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广‘秸秆沃土、秸秆养畜’技术,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指导,做好秸秆科学还田和高效离田。”宜君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记者: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