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乡村振兴战略

冬管冬收产业兴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27 09:0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深冬时节,行走在铜川大地,放眼望去,麦田里绿波荡漾,草莓大棚内暖意融融,田间地头到处是果农冬管的身影……一幅产业兴旺、乡村和美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藏粮于技提高粮食产能
  麦田青青,农机手驾驶喷雾机逐田块进行化学除草,农技人员俯身记录下田间杂草数量……随着气温降低,我市各区县抢抓农时,扎实做好小麦冬管工作,为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12月3日,在王益区黄堡镇黑池塬村的麦田里,王益区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忙着调查小麦的密度、分蘖数、土壤墒情等情况,指导种粮大户进行冬季田间科学管理。
  “针对冬季田间管理,在抓好一二类麦田管理的同时,重点促进三类麦田转化升级。”针对当前小麦的生长情况,王益区农技中心农艺师冯光照提醒广大农户,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夏粮稳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我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扩大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面积,扎实开展“万亩片、千亩方、百亩田”示范创建,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果业增效促进群众增收
  12月13日,宜君县彭镇东湖村的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果农们穿梭于果树之间,手中的修剪工具上下飞舞,动作十分娴熟。
  “我种了7亩红富士苹果,今年每亩能挣16000元。”果农许延龙高兴地说:“今年苹果质量好,产量也高,收益不错,干起活来更有劲头了。”
  今年,我市不断加快“三新”“三改”模式推广应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全市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预计产量约72万吨。其中苹果种植面积56.13万亩,预计产量约70万吨,超额完成68万吨的目标任务。
  为促进果业提质增效,我市改造提升低质低效果园6761亩,创建21个生态高效示范园,完成了5万亩生态基地建设年度任务和示范园创建任务。大力推广青砧系列苹果种子实生根,扩大果树良种繁育基地规模。同时,通过参加省内外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铜川水果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设施农业种出好“钱”景
  走进耀州区孙塬镇孝雷村草莓种植基地,棚外寒风料峭,棚内却温暖如春,一颗颗草莓色泽鲜艳、果肉饱满,浓郁的果香沁人心脾。
  孝雷村建设草莓大棚61个,共种植了章姬、红颜、天仙醉等7个品种。整个草莓种植基地年产量达28.8万斤,总产值960万元。
  “我们村的生态环境好,地理位置优越,产出的草莓品质好、产量高,深受市场青睐。”孝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闫军说。
  小草莓种出大产业,不仅振兴了乡村经济,也托起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梦想。目前,孝雷村草莓种植基地已成为耀州区自主发展面积最大的草莓基地。
  除了设施蔬菜水果种植,设施养殖也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从靠天吃饭到四季常鲜,如今,一个个现代设施农业项目的高效运转,不仅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更种出了乡村振兴好“钱”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4年,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目标,稳粮食,抓果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三农”发展新蓝图。

(记者:张红)


网络编辑:陈柱源
信息审核:屈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