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体育助力。近年来,为响应“全民健身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居民健康指数,我市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下乡活动,将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向乡村延伸。其中,耀州区太极拳协会组织的“太极拳下乡”公益活动成效显著,累计受益群众510人,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5月22日早上9点,清风徐来,阳光明媚,耀州区永安路街道五台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在举办太极拳结业仪式。在轻柔的音乐声中,一群白衣蓝裤的人们正在打太极拳,只见他们或是舒展双臂,或是踢腿,或是转体,动作整齐划一,缓慢均匀,行云流水,于动静之中诠释着太极魅力。
“我年轻时是一名业余运动员,对太极拳很欣赏,但是一直没人教,这次听说五台村免费培训太极拳就马上报名了,可算是圆了年轻时的梦了。”家住耀州区耀水社区66岁的乔宜高兴地说。46岁的程小敏是耀水社区职工医院的一名大夫,最近20多天她每天骑着电动车去五台村学太极拳,一天也没拉下。
“我去北京培训时听中医老师说太极拳、八段锦的健身效果很好,这次我想自己先学好,然后把太极拳发展成我们的工间操,带动更多人学太极。”程小敏告诉记者。
学员们练得刻苦,教练们也教得格外认真。孙红梅和张红梅是五台村太极拳培训点的教练,她们被学员们亲切地称为“两位红梅老师”。“我每天骑着电动车来,挺辛苦,但今天看大家都练得不错,这些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张红梅说。
孙红梅是个体户,最近为了给学员教课把自己的生意都放下了,她说:“我们还好,关庄村的教练,每天5点50从家走,来回40多公里,光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近2个小时。”
“是什么让你们风雨无阻地给乡亲们教太极拳?”面对记者的提问,教练们是这样回答的。
“是热爱,因为爱太极拳,所以愿意无偿去教。”教练夏民辉说,他是一位来自湖南的生意人,太极拳让他在一群地道的陕西人之间相处的如鱼得水。
“我们是太极拳的受益者,所以想让更多的人在练太极拳中受益。”59岁的教练李月娥说。
据悉,从2023年7月起,耀州区太极拳协会在市民政局、中国福利彩票公益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实施“弘扬太极文化,助力全民健身”太极拳下乡公益项目。近两年来,该协会抽调17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先后深入耀州区孙原村、石柱村、王家砭村、寺沟村、关庄村、阿姑社村、杨河村和五台村开展了为期20天的《杨氏37式太极拳》公益太极拳培训活动,并建立了关庄镇关庄村、石柱镇石柱村、董家河镇王家砭村等8个太极拳推广站。活动中,除开展太极拳培训外,协会还为村民送上了精彩生动的保健知识讲座,为了让村民常学太极常健身,累计向学员免费发放《太极拳习练资料选编》《耀州武术资料拾零》1000余册。
太极拳下乡公益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这得益于耀州区良好的太极拳学习氛围。“协会成立29年来,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累计培训群众4000余人次,我们组织太极拳下乡活动,就是为了在乡村播撒练太极拳的种子,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从练太极中受益。”该协会主席焦军华说。
在该协会近30年的坚持下,耀州区已经成为了太极拳的沃土,近两年也有许多80后、90后主动学习太极拳,在耀州,全家都练太极拳的家庭比比皆是。“我孙子今年12岁了,原来我和老伴练太极,孙子看了也跟着练习,他都参加过好几次耀州区太极拳年赛了,身体也倍儿棒。”杨运旗骄傲地说。
“村民的健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指标,但健康不能光靠医疗,更需要从习惯、锻炼、保健等方面去提升村民身体素质。去年我们开展的第一期太极拳下乡活动,很受村民们的欢迎,今年再次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广太极拳,希望通过太极拳培训教会一批人,影响一群人,为乡村振兴增添健康动力。”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科长雷孟远表示。
如今,走在清晨的耀州区街道上,随处可见打太极拳的人,他们是耀州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弘扬太极文化,助力全民健身”公益活动,将这道风景线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耀州区的乡村也能看到朝阳下打太极拳的人们,那定是一幅最美的山水田园画。(记者:郗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