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新区咸丰路街道景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丽丽。她介绍了近年来村委会为民办实事的主要成效,并就景丰村今年的发展思路谈了自己的看法。
杨丽丽说,2024年,我们村委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看得见的行动和落到实处的举措兑现“我为群众办事”的承诺,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一年来,景丰村村委会重点做好预警监测和日常帮扶,有效防控因学因病因灾返贫致贫风险。村委会积极沟通争取政策,帮助1名妇女享受了“两癌补助”10000元、大病救助14000元,1户重病重残户享受临时救助3900元,5名应届大学生享受“爱心100”资助共计14750元,329户村民享受“8·20”特大冰雹灾害补贴共计20余万元。实施了海绵城市雨洪改造项目,带动困难群众务工30余人,农户增收约50万元。创新思路,改革管理机制,细化了村集体“三资”整合管理,村供水机井由原来的个人承包转为村集体统一管理、统一收费,促进村集体经济稳中有进。争取项目为村里新建雨水管网1750米,硬化路面4446平方米,打通了4条断头路,让群众出行更安全畅通。
杨丽丽表示,今年,景丰村结合村情,制定了实事清单,重点聚焦五项提升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乡村风貌提质行动,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定期疏通主次干道排水管道,持续开展生活垃圾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开展乡村建设提档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实施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和村道路改造工程,将新建雨水管网、拆除更换破损排水沟顶盖板、修复道路等,同时实施亮化项目,为偏僻巷道增补安装太阳能路灯,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开展乡村产业提级行动,继续推广“铜麦6号”、宽幅沟播技术,更新苹果、樱桃现有品种,推广管理新技术,做强做优现代农业;开展农民收入提升行动,增加村集体收入,发展“庭院经济”(农家乐、商店),壮大现有个体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带动村闲散劳动力再就业,推动群众生活富裕;开展乡村治理提效行动,建强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不断提升村文化队伍建设。开展“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等先进典型宣传选树活动,制定完善新村规民约,选优配强村级调解委员会,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实现乡村和美有序。
(记者:王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