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润城 以旅兴城 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贡献文旅力量

——访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娜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02-23 09:2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23年是铜川文旅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更是精彩难忘、收获满满的一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紧盯全市文化旅游“12385”工作目标,成功举办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并获得优秀格次,照金景区纳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序列,实施文化旅游建设项目38个,完成投资9.64亿元,铜川花月荟成为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亮点。全市接待游客1824.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46亿元,文旅经济加速回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聚力提功能塑品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做靓特色文化品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娜告诉记者,2024年,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将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主题,全力推进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守正创新,弘扬传统,不断推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推动耀州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耀州窑、玉华宫遗址展陈提升等项目实施。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八批省级非遗项目。二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加强对革命文化、耀瓷文化、工业文化、中医药文化的挖掘阐释。通过成立柳公权范宽研究院等形式,整理优秀地方文化资源内涵,持续宣传我市优秀地域文化。通过承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会场等活动积极开展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打磨提升《红色照金》等剧目并开展常态化演出。三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文旅新业态、智慧旅游等方面积极策划包装项目。推进照金5A级景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创建,实施照金景区基础设施提升、陈炉古镇陶瓷文化艺术体验中心等文旅项目,筹备召开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优化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四是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成果,提升市级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运营水平,推动县级及县级以下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发挥好乡镇文化站作用,加强基层文化能人组织培养,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组织申报2024—2026年度国家和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持续办好陕西省群众文化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戏曲进乡村示范展演活动。五是加大宣传培育市场。持续增亮“HI四季 趣铜川”品牌,开展牡丹文化旅游节、夏季避暑节、金秋红叶节、冰雪旅游季等活动,积极参加丝博会等各类展会,做好品牌旅游线路开发推介,丰富文旅产品业态,发展文旅经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落实引客入铜政策,培育客源市场,常态化开展专列游、大巴游,包装一批新的研学、康养、亲子游产品线路。搭建运营“遇见铜川”抖音直播平台,强化抖音、微信等新媒体短视频平台营销,多向同步发力,增加流量、转化“留量”,不断提高铜川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六是切实保障行业安全。持续做好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整治,坚持重点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部位联合执法检查,坚决防范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记者:段海洲)


网络编辑:屈立荣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