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优服务 “小切口”推动大提升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6-16 09:4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在王益区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李先生面对一项涉及多部门的手续办理时面露难色、踌躇不前。身着制服的帮办代办员刘明迅速主动上前询问:“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在了解李先生的需求后,代办员全程精准引导,原本需多次往返办理的事项,不到半天便顺利办结了。手持办结凭证的李先生感慨道:“真没想到这么快!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既周到又贴心,真是太省心了!”这高效温馨的一幕,正是王益区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效能的生动缩影。
  服务升级,群众办事更“省心”
  王益区聚焦群众企业办事难点、堵点问题,将政务服务优化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王益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一讲三评”党建品牌为引领,扎实推进系列创新举措,将分散在多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整合,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有效简化办事流程。同时,依托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与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帮办代办服务向基层延伸,尤其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全链条、零距离”的专属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0475次,政务服务平台受理各类事项5442件,实现了政务服务效能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作为在王益区经营多年的企业,我们明显感觉到了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变得更加务实、高效。过去办理手续可能需要跑好几趟,现在很多事项都能通过网上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更令人欣喜的是,当企业遇到难题时,相关部门会积极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这种主动服务意识的增强,极大地改善了营商环境。”王益区某制造企业负责人刘女士说。
  沉下身子,一线解难更“贴心”
  近年来,王益区将“走千家访万户”作为锤炼作风、服务群众的重要实践,持续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沉到一线,活跃在社区村组、田间地头和企业车间。他们与群众围坐恳谈,向企业负责人问需问计,面对面倾听最真实的声音,心贴心感知最迫切的诉求。
  走访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对于基层群众和企业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与实际问题,王益区建立了清晰的“民情台账”,明确责任主体,设定解决时限,形成了从问题收集到跟踪督办、再到结果反馈的完整链条。
  如今,一批批困扰基层的烦心事、揪心事正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干部们是真心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的,以前反映多次的事,现在有人管、有回音了。”这是许多走访对象共同的感受。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化解民忧,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在一次次走访解难中变得更加牢固。
  监督护航,效能提升更“硬气”
  作风建设离不开严明的纪律保障。王益区纪委监委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专项监督和明察暗访。对工作中存在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服务不优等作风顽疾,坚决予以查处通报,并督促整改到位。同时,畅通线上线下监督渠道,鼓励群众“随手拍”、即时评,让监督无处不在。
  一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街道干部坦言:“现在开展工作,感觉监督就在身边,容不得半点马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只有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真正赢得认可。”
  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从政务窗口的便捷高效,到田间地头的民情走访,再到无处不在的效能监督,王益区作风建设正悄然改变着干群关系和服务效能。这些具体细微的改变,如同细流汇聚,持续推动着区域发展环境的优化提升,为王益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讯员:刘思敏)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陈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