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奋进之光

袁培文:传承雷锋精神 践行凡人善举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15 09:2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在铜川市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公交制服,驾驶着公交车穿梭于城市之间,承载着市民的日常出行,也承载着温暖与善意。他们以平凡之躯,行非凡之事,将雷锋精神融入生活点滴,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大爱,他们就是可爱的“公交人”。
  袁培文,1967年出生于陕西铜川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与邻里相处和睦。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宽裕,一家五口挤在狭小的屋子里,生活虽清苦,但父母再苦再累,也从未在他面前抱怨过生活的艰辛,反而总是教导他要与人为善,做一个正直的人。学生时代的他,就常常热心帮助同学,无论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琐事,他都积极伸出援手,因此在同学间人缘极佳。步入社会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都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温暖与善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父母给予他的人生信条。
  2017年,袁培文入职铜川市公交第一分公司,成为了一名公交驾驶员,他以工作为傲,将这份工作视为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每天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他总是提前到岗,仔细检查车辆的每一个部件,从刹车到轮胎,从灯光到仪表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只为确保每一趟行程都能安全、平稳。他还会细心地擦拭车内外设施,使车辆整洁明亮。他深知,自己驾驶的不仅仅是一辆公交车,更是乘客的出行保障和一份安心。工作中,袁培文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耐心。遇到路况复杂时,他会提前减速,谨慎驾驶,确保乘客的安全。面对乘客,他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周到。他用真诚的服务,赢得了众多乘客的称赞,许多乘客都记住了这位热情又负责的公交师傅。
  2024年10月13日下午5时47分,玉皇阁水库旁的鱼塘边,一名7岁女童在鱼塘边玩耍时不慎失足,落入近3米深的水池中。冰冷的池水瞬间淹没了她,女童在水中拼命挣扎,危在旦夕。女童母亲发现女儿落水后,心急如焚,母爱驱使她不假思索地跳入水中,可她自己也不会游泳,一进入水中就感觉身体不断下沉。母女二人在水中越陷越深,随着水流离岸边越来越远,情况万分危急。周围群众围聚而来,焦急呼喊:“快救人呀,有人掉水里啦!”千钧一发之际,路过的袁培文来不及脱下外套,毅然跳入冰冷的水中。深秋的水,寒意刺骨,可袁培文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人!他咬紧牙关,奋力划水,游向母女,先托起头已沉入水里的女童,用一只手紧紧地抱住她,然后又迅速伸出另一只手,拉起孩子的母亲。在冰冷的水中,每一秒都无比漫长,袁培文的体力也在快速消耗,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憋着一口气,双脚用力蹬水,托起母女二人一点点向岸边靠近。在周围群众的协助下,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将母女二人救上岸。救人之后,袁培文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冻得发紫,浑身湿透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看着被救母女逐渐缓过神来,他默默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便拖着疲惫的身躯悄然离开,未留下只言片语。直到被救母女多方打听,来到铜川市公交公司寻找恩人,大家才得知他的善举。后来,袁培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只是朴实地说道:“我当时啥都没想,就想着赶紧把人救上来,换做谁在那个时候都会这么做的。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看到有人遇到危险,伸手拉一把而已,那是做人的本分呐。”
  凭借这份无畏与担当,袁培文被授予2024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2024年度“铜川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袁培文的事迹,只是铜川市公交公司众多暖心故事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公司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事迹层出不穷。将突发疾病乘客送往医院的公交驾驶员徐利华,帮助走失孩子找父母的公交驾驶员刘方,捡到12万元现金交还失主的公交驾驶员张喜旺,帮助社会车辆灭火的公交驾驶员左红伟、高天聪、尹俊伟等等。这些感人故事的背后,是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雷锋精神在公司内部薪火相传的生动体现。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铜川市公交公司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推动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职工心中落地生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行为已成为广大职工的一种行为自觉,一种文明风尚。2024年,公司涌现好人好事717件,拾到现金1.7万余元,拾到手机517部,收到感谢信6封,锦旗11面,公司好人成群,好事成风,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公司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让雷锋精神在每一位职工心中生根发芽,让更多的温暖与爱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公交力量。

(通讯员:李彤)


网络编辑:陈柱源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