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射了过去,照亮了未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照金时提出的“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重要指示精神,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88周年,照金纪念馆开展了‘追忆革命历史 走访革命先辈亲属’活动。此次“抢救历史”的活动,进一步挖掘陕甘边革命史,还原历史的细枝末节,整合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照金精神。
3月9日下午,照金纪念馆副馆长宋建斌带领宣教科科长雷阳等一行五人前往铜川新区,探望并采访安天民烈士之孙安斌老人。
安天民(1907--1934),又名安仁,乳名安民。陕西省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麻子村人。幼年就读于庙坡头石人小学,1926年秋考入河南大学。大学学习期间受进步教师的影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等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不满和仇视。
学校得知消息后,通过党内关系将安天民介绍到冯玉祥创办的西北军事政治学校继续上学。毕业后入马鸿逵部以团副的身份从事兵运工作。后因兵运失败,身份暴露,于是回到家乡耀县,与小学同学张仲良、张邦英取得联系,积极参加耀县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运动,于1932年经陈国海、张智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安斌老人向采访组讲述安天民烈士的生平和革命经历。
安斌老人回忆说:“我爷爷自幼勤奋好学,少年时便立志救国,毕业后回到家乡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33年7月22日,王泰吉率部发动耀县起义的第二天,爷爷与陈学鼎、张仲良、张邦英等人秘密联络群众组建了耀县游击队,下辖了三个中队,我爷爷担任第二中队队长。耀县游击队成立后,爷爷随部队积极参加收缴北区民团枪支,捉拿并处死民愤极大的恶霸左善楚兄弟3人,在白家庄村进行队伍整编等革命活动。之后又随部队奔赴照金苏区,参加了保卫照金苏区的战斗。”
老人沉思了一会说道:“1933年11月包家寨会议后,耀县游击队改编为红三团,当时团里近半数都为耀县人,就被称为‘耀半团’,我爷爷担任二连排长。1934年春,又随部队参加了攻打黄堡寨子的战斗并取得胜利。同年5月,在甘肃正宁县五倾原,率领全排阻击作战掩护部队撤退时,不幸牺牲,年仅27岁。”
采访组认真聆听并记录重要史料
安斌老人向采访组展示珍藏已久安天民的革命烈士证书
副馆长宋建斌向安斌老人介绍纪念馆工作开展情况并敬赠“荣誉”纪念品
采访组一行与烈士亲属合影留念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苦难的旧社会,是如安天民一样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们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卷。今天我们再次重温这段历史,走访革命先辈亲属,踏寻红色初心,就是要从先辈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就是要让革命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责任与激情。站在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节点,照金纪念馆将持续深入挖掘照金红色资源,不断提高党史教育质量,坚守革命阵地,做好口述历史,充分发挥照金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