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生态优先 增强镇域经济“核动力”

——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10 16:1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照金镇镇长白炜:
  依托红色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发展机遇,通过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等方式推动镇域经济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强堡垒、打基础、兴产业、聚民心的扶贫路子。”耀州区照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白炜介绍道。
  照金镇依托红色资源,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农业、传统商业向文化旅游业、服务业调整,成立照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建立照金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形成了涵盖景区运营、物业管理、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产业链条,建成了2.2万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创业街,大力培育高端业态、新兴业态,依托薛家寨革命旧址、大香山等红色资源、绿色资源,挖掘《溪山行旅图》、耀州瓷等当地人文艺术资源,形成了户外游、写生游、休闲游等多种旅游方式。
  产业转型与旅游业态的突破发展,使照金农民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就地市民化,“股份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创业收入”五大收入保障,系统化解决了城镇化后的生活,牢牢锁定老区群众的幸福生活。2015年至今,累计带动当地及周边沿线3400余人就业,镇区及周边沿线390余人创业,群众收入不断攀升;各地来照旅游研学人数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幅,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87亿元。
  精准系统打造“五个一”产业发展,积极构建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了藏香猪、海棠、艾草中医药产品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主导产业明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贫困村村集体年均增收5至8万元,为贫困群众创收550余万元。
  4年来,照金镇累计减贫826户2844人,8个贫困村整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之初的37.7%降到1.17%。贫困群众全部实现吃穿不愁,安全饮水、医疗、教育、住房有保障。涅槃后的照金,全部行政村实施巷道、广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照金人精神风貌与生活理念也在发生着转变,一幅初心描绘、闪耀红色光芒的美丽画卷正在照金徐徐展开。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记‘让老区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和‘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的殷殷嘱托,抢抓政策机遇,坚持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对于下一步发展,白炜信心满满。(记者:张红)

  七一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周旭:
  加大招商引资 建设“文化一条街”

  芒种时节,王益区七一路街道老城区政府家属院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一片火热,挖掘机穿梭不停,工人们忙里忙外进行路面硬化。
  “此次改造项目,共涉及8栋楼、22个单元、349户居民,改造内容包括楼体外立面修缮饰新,楼道电气管线整理合并,小区路面硬化,围墙改造等,项目完成后,水、电、路等都将得到大幅改善。”七一路街道办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旭说。
  七一路街道地处王益区中心地段,是原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下辖3个社区,总人口3万余人,辖区老旧小区和弃管小区较多,管理难度大。“我们坚持把方便居民、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积极争取省市各项利好政策,全力改造老旧小区面貌,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周旭表示。
  据了解,七一路街道办全力推进落实2020年街道拟实施的10个区级重点项目,实施玉华小区、七一小区、虎头小区等改造工程,提高居民居住条件;建设振兴花园小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小区580余名老人提供生活服务、保健康复;打造大同路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实施虎头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合区级相关部门顺利实施大同路、云梦堤、健康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等。在“创文保卫”工作中,对辖区14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建成公园路便民市场、大同路便民市场,规范市场经营活动,方便周边居民日常生活。
  “针对老旧小区不成规模,物业公司不愿接管的难题,街道计划探索将无人管理、无人清洁、无人维护的多个相邻老旧小区,打通围墙整合为规模化小区,聘请有实力的物业公司管理,在保洁、维修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周旭说道。
  近年来,七一路街道办按照“全辖区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工作思路,以“党建有品牌、经济有活力、居民有获得”为目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经济体培育等工作。今年,投资2800万元建设铜川市红星阁耀瓷文化发展建设项目,使“文化一条街”成为立足七一、辐射王益的重要文化产业阵地。
  “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项目带投资、投资带就业、就业带钱袋,稳步推进街道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建设居民生活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市容日新月异的新七一而不懈奋斗!”周旭坚定地说道。(记者:王焕焕 通讯员:王帅、原烨)

  红土镇镇长邹文德:
  坚持生态优先 促进多产融合

  初夏时节,印台区红土镇满眼翠绿,广袤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果农们正给果树套袋的忙碌身影,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在绿叶衬托下愈发动人,丰收的希望仿佛就在眼前。
  “近年来,红土镇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持续扩大苹果、樱桃、中药材和苗木花卉等产业的种植面积,群众户均达到拥有3类以上长效产业和2类短效产业,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万元。”印台区红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邹文德介绍。
  红土镇是全国农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代表郭秀明的家乡。郭秀明同志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绿化荒山、发展生产的感人事迹一直激励着红土镇党员干部奋发前行。“我们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立足良好生态环境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长短结合、种养结合、主体带动的原则,推进多产融合发展。”邹文德说。
  结合区位优势,红土镇大力发展樱桃、苹果种植,形成了北塬苹果、川道苗木、南部山区干杂果、周陵片区大樱桃的产业格局。其中,周陵村已种植樱桃1400余亩,挂果500余亩,有红灯、拉宾斯等多种优质品种,凭借昼夜温差大、海拔高、日照充足的优势,周陵塬上的樱桃以其口味甘甜、色泽红润、果型饱满个儿大而征服了客商的味蕾,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和“铜川大樱桃商标”,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果。
  在做好主导产业的同时,红土镇用足用好村级集体经济、社会统战扶贫、电子商务和印亭协作四大增收平台,建成了东王免烧砖厂、北神沟养猪场、邵家沟肉牛养殖场等32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2017年,红土镇荣获全市农民增收先进乡镇;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批准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2019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铜川北市区副中心、现代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全省党性教育基地三大目标,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力构建富裕红土、文化红土、美丽红土、和谐红土。”邹文德信心十足地说。(记者:张红 通讯员:曾晓霞)

  彭镇镇长范东旭:
  强化产业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

  初夏时节,宜君县彭镇高村村民魏小龙正在田埂上仔细查看自家水稻生长情况,看着茁壮成长的秧苗,水田里映出他高兴的笑脸。
  2019年,彭镇在前期试种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实施高寒水稻抢救性恢复种植项目,投资713.67万元,建成高寒水稻脱贫示范基地600亩,下力气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运营。2020年,以提升质量为目标,通过EM菌育秧、生物菌肥喷施,同步开展生产加工认证、包装、销售,使高寒水稻产业发展完成了绿色循环的产业链。因地制宜建成了稻鱼、稻虾、稻鸭试验区,目前建有生产厂房、亲水区、垂钓园、民宿等,形成了以稻田种植、鱼虾养殖、生产加工、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绿色循环发展的多元化模式。
  彭镇始终把产业发展引领村集体经济壮大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来抓,围绕全县“3+4+N”产业体系,把发展镇域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作为主线,在稳步推进玉米、苹果、核桃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牢牢抓住绿色循环经济的“牛鼻子”。通过发展肉兔、生猪养殖、中药材、食用菌种植四大新兴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高寒水稻种植,逐渐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与现代生态农业有机结合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2020年在偏桥村建立生猪育肥基地,总投资940万元,预计8月建成投产,建成后年出栏可达1万头。基地按照生态循环养殖理念,对所产粪污进行分离和无害化处理,年产生态有机肥料1万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的运营机制,通过基地的技术支撑、政府的资金支撑、公司的营销支撑及合作社的良性发展,实现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近年来,彭镇实施彭祖仙草园建设项目,种植培育宜君道地中药材219种70亩,在彭村清河种植中药材党参120亩、丹参400亩。同时,结合康养示范村建设,发展旅游、民宿,增加村集体及群众收入,打造出全县集中医药种植、加工、仓储、交易、康养、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镇将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绿色循环新农村经济产业发展道路,强化产业基础,拉长农村农业经济产业链,深化农村农业经济产业向多元化、高科技、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范东旭坚定地说。(记者:王焕焕 通讯员:米媛超)


网络编辑:张兴林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