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市长:您好
我是在山东工作的铜川红土镇人,虽然每年回家不过一两次,或许将来也不会回家乡工作,我还是很关心家乡的发展,红土这几年在经济和基础建设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每次看到门前的305线上路过的大货车呼啸而过,经过路口时毫无减速的意思,我为我们镇上的人和现在已经建好的红土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感到担忧(305线就经过学校门口),自从305省道通车至今已经近8年时间,虽然给沿线的乡镇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但是也威胁到了周边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全线已经因为车祸死伤了近200人,这些因为车祸无辜死亡的人完全可以用一些建筑或者标示避免或者减少。但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一些有效地措施呢?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条小小的减速带就这么难吗?我看见红土收费站的减速带,已经坏了,又换了新的,难道为了防止车辆闯关可以设立减速带,为什么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就不可设立一条减速带呢?
现在路口也有了一些警示牌,但是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就譬如:不允许酒后驾驶,尽管现在国家出台了酒后驾驶扣除12分的政策,可是酒后驾驶的人还是大有人在,不乏知法犯法的人,因为我们国民的素质还达不到令行禁止的那个水平,所以需要强制性的措施,来避免事故发生。
铜川市人民政府
刘旭洲同志:
您好,很感谢您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关心与关注。我们现就您反映的问题回复如下:
305省道红土路段是2002年建成通车,为二级公路,全长41.105公里,该段公路路线指标较好,部分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麻痹大意,超速行驶。加之对沿线村民交通安全教育不够,农用车、摩托车、行人随意横穿公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针对该路段事故率较高的情况,我市公路管理部门、公安交警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降低事故的方案。多年来,交警部门在全线危险路段陆续设置了事故易发路段等交通安全告示牌,提醒广大司机安全行驶,同时采取固定、临时测速点控制车速,加强交通管理。公路管理部门在全线事故多发路段、重要平交口、学校门前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振动减速标线,在危险路段设置了防撞墙、钢板护栏、导向标等安全警示防护设施,每年投入四五十万元完善安全设施,保障及提醒过往车辆安全行驶。路政管理部门加强超限车辆治理力度,消除安全隐患。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近年来,事故率明显降低。
对于您提出的在305省道主线设置减速带的意见,按照《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标准称谓为减速丘,因其在干线公路尤其为混合交通的二级公路主线上设置对小型车辆、农用车、摩托车、自行车通行存在危险,容易发生侧翻、绕行避让等事故,也影响正常行驶车辆的舒适性。对于在收费站设置减速丘,因为收费站提前1公里已进行告知,并设置减速标线,当车辆到收费站时已减速,同时收费站对摩托车及非机动车辆采取了分道行驶,不存在混合交通。所以《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 5768-2009)未明确要求在干线公路上设置减速丘。
很感谢您的来信,本着“以人为本 以车为本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理念,下一步我市公路管理部门与公安交警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协作,规范公路标志标牌,在事故多发路段设置安全通行减速提示和效果较好的振动减速标线,提醒驾驶人员安全驾车。加大对驾驶人员的教育,使驾驶人员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加大对超速、超限车辆的处罚力度,消除事故隐患。进村入户对沿线村镇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使广大村民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珍视生命,重视交通安全,出入路口时注意避让主线车辆,穿越公路时注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