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委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实施,围绕“四风”问题和作风建设问题,借力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提高全市卫生系统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医疗质量,积极转变“四风”、作风、政风,为卫生事业“二次出发”、“创新驱动”提供良好保证。
一、建章立制整改,重点狠抓落实
市卫生局领导班子紧密围绕“四风”问题和作风建设问题,深挖细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1、针对“四风”问题、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庸懒散”问题、发展环境突出问题制定印发了《开展五个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细化分工,杜绝形式主义。
2、制定市卫生局《关于反对“四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完善全市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具体办法,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信访举报渠道,对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持之以恒厉行勤俭节约,杜绝享乐主义。
3、制定了《2014年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政风行风测评工作方案》,通过问卷调查为主、明查暗访为辅的方法进行政风行风的测评。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思想境界,杜绝官僚主义。
4、印发了市卫生局《关于全面公开部门预算工作的通知》、《铜川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局机关内部有关规章制度的通知》,逐步在全市卫生系统公开单位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严格规范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车辆维修、加油费,明确操作办法、执行标准和问责规定,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加强车辆管理,严禁公车私用,杜绝奢靡之风。
5、制定了《铜川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干部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干部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查处干部挤占、挪用、套取、侵吞中省市惠农(惠民)专项资金和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产及行贿等行为,加强专项整治。
二、加强作风建设,创建良好氛围
1、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意识教育,要求“下班随手关灯、关电脑”、“纸张单面打印”、严格遵守公务用车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开展纪律作风明查暗访,严肃查处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卫生医疗一线单位,重视典型引路、兴起实干之风,塑造白衣天使新形象,解决推诿扯皮和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
2、转变调研作风。针对目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重大卫生问题每季度开展1次调研。班子成员每人全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40天,每位领导每年至少要写1份有质量调研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转变学习作风。加强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服务意识,举办卫生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弘扬先进人物精神,提升干部职工医德修养,认真贯彻落实行风建设有关规定,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
4、杜绝推诿扯皮。严格执行市卫生局三定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召开局工委会,加强局机关各部门之间的管理与沟通。树立大卫生观念,进一步理顺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的协作与支持,优化服务质量,加强综合管理,提升卫生形象,为铜川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转变政风
政风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风的具体体现和延伸。政风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转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根本动力,以解决“四风”问题为中心任务,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为基本遵循,全面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大兴务实之举,提高执行力。作风改进,要真正把说和做一致起来、知和行统一起来。坚持科学决策、反对主观臆断,所有重大决策都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科学行政、依法行政、民主行政,不随意拍板、盲目决策,努力使各项决策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2、践行为民之责,提高向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我们卫生系统职员的神圣使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政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努力把每件实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
3、牢记勤俭之道,提高公信力。坚决克服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的思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格遵守领导干部生活待遇规定,严格落实公务接待要求,严格公务用车标准,严禁新建楼堂馆所;坚决克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思想,坚持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情,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克服追名逐利的思想,弘扬敢于负责的精神,抵制享乐主义的侵蚀,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4、树立清廉之风,提高战斗力。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给权力戴上“紧箍咒”;要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