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水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工作动态

铜川水利这五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平方公里

来源: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5-11-20 09:1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十四五”以来,铜川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制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的工作方案,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持续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存量”、预防保护控“增量”、强化管理提“质量”组合拳,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王益区王家河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

坚持综合治理减“存量”。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为先导,突出生态优先、系统综合治理,积极创建上林葡萄基地、哭泉、军台岭和梁家塬村水土保持示范园,先后实施宜君孟皇沟、印台长峪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生态修复和彭镇、照金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50余个,建设大同沟、王家河、贾曲河和柳树台生态清洁小流域10条,世行贷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示范项目2025年在铜川落地实施。五年来,共建设旱作梯田10余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由2020年的69.51%提高到2024年的71.59%,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王家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通过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验收,被省委书记赵一德在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工作会议上给予肯定。


宜君县哭泉梯田--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

坚持预防保护控“增量”。突出源头和重点区域防控,差别化落实宜君县、耀州区西北部重点预防保护区和耀州区东南部、王益区等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保护治理措施。统筹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以香山自然保护区、太安自然保护区等9个自然保护地和桃曲坡水库等4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实行严格管控,全面落实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措施。持续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十四五”期间,复核认定中、省生产建设项目人为水土流失图斑280个,核实审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25个,下发责令整改、检查意见等156份,约谈建设单位38家,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9起,累计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56亿元。


王益区梁家塬固沟保塬涝池建设

坚持强化管理提“质量”。认真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铜川市水土保持转型规划(2021-2035年)》,合理确定水土保持目标、防治布局和任务。动态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等4家产业园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建立了以监测站点监测为基础、常态化动态监测为主、定期调查为补充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成泉子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综合试验站,并列为全省黄河流域五个省级中心站点之一。强化水土保持考核,将水土保持工作列入区县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推进市县各级各部门水土保持责任落实和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


网络编辑:李相男
信息审核:付恒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