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铜川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流域系统整体治理为核心,紧盯防洪薄弱环节,全面开展中小河流整治、山洪沟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能力提升建设,夯实防洪工程基础,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实现防洪安全目标奠定了基础。
系统思维,高点规划。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全市发展和安全,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研究制定并报请市人大公布施行《铜川市防洪排涝条例》,编制印发《铜川市防洪专项规划》,围绕漆沮两河堤防达标提升、石川河上游支流治理、重点山洪沟防洪能力保障等开展系统性规划,按照“逐流域规划、逐流域治理、逐流域验收、逐流域建档立卡”中小河流治理新模式,以流域为单元,组织编制完成漆水河、清河等8条河流整河治理实施方案,实现目标一致、布局一体、治理一条、见效一条,充分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综合效益。

清河彭镇段防洪工程

教场坪河安子沟段防洪工程
紧抓机遇,补齐短板。紧抓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大好机遇,积极推动增发国债防洪工程等项目实施,五年投入4.4亿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5个,治理河道125公里,五里镇河、教场坪河等4条河流实现上下游左右岸全面治理防洪达标,新增堤防长度36公里,累计堤防长度241.35公里,堤防达标率由41.4%提高到64.1%,大部农防段、重要城镇段河流防洪能力基本达标,30.5万沿河群众和8.52万亩农田耕地得到基本保护;通过实施瓦窑沟、孙家河、广阳镇区等山洪沟防洪工程,区域内群众山洪灾害风险基本消除;开展周期性水库安全鉴定19座,实施五一水库、马沟水库等1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市30座水库全部安全达标,防洪功能进一步增强。

广阳镇镇区段山洪沟防洪工程

瓦窑沟山洪沟防洪工程
精心谋划,着力推进现代化防洪体系建设。着眼“十五五”全市水安全保障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工程布局,以系统性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为目标,重点开展石川河支流、雷塬河、清峪河等河流治理和12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加快五一、福地等水库清淤扩容、漆沮两河生态综合整治、店子河、孙家河水库等工程建设,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健全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实现全市中小河流全面治理达标。同时辅以落实防洪重点区域监测预警预报等非工程措施,协同提升防洪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确保河库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