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铜川市积极践行全面节约战略,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核心,以节水示范载体创建为抓手,以全民参与为支撑,着力构建管水、节水、用水一体化链条,推动形成以管促节、管节并重工作格局,多维发力,深入推进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能力高质量发展。
机制先行,筑牢节水制度根基。以制度创新破解节水难题,构建起“顶层设计+精准管控”的治理体系。出台《铜川市水资源管理办法》《铜川市地下水管理办法》,印发《铜川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铜川市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及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年度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节水政策规章及文件,建立了节水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了“规划引领、水务主牵、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夯实了节水基础。建立了覆盖市县两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指标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推动节水各项政策制度落实。

精准管控,织密水资源刚性约束屏障。积极推动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完成4个工业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实现规划水资源论证“零突破”,做到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严格执行“总量控制+计划用水+定额管理”的计划用水管理模式,开展了150余户计划用水管理,累计压减不合理用水量494.5万立方米。创新建立用水评估制度体系,按季度对用水量“把脉问诊”,超月度计划用水量或超定额用水,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当好“水管家”。实施了计划用水监督检查,开展行业用水定额达标贯标行动,推动节水精细化管理。累计实施了50个项目节水评价,关闭了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110眼自备水源井,使源头管控“刚”起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铜川市水务局直饮机废水回收箱
夯实基础,节水载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结合实际,按照“多源并用+示范带动”的原则,大力开展节水示范载体建设。通过实施雨水、直饮机废水、灰水回收利用,更换节水效能先进的节水器具等措施,全市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57个,其中省级节水型公共机构50个,节水型学校19个,节水型小区59个,节水型企业10个,农业节水示范区2个,成功创建为省级节水型城市,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创建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节水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明显增强,各类节水载体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节水责任进一步明确,节水意识明显提高,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华能铜川照金电厂生活污水重复利用调节池
强化措施,重点领域节水大步迈进。实施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93。积极推进工业企业用水效能提升,累计发展了华能、美鑫、声威、海创等14个再生水用户,累计向工业企业供应再生水680余万立方米。实施了惠塬工业园区再生水利用项目,谋划了铜川350MW压缩空气能电站再生水利用项目、宜君县东方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等,进一步拓展了再生水利用空间,全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较202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创新节水管理机制,实施了“节水效果保障型”为服务模式的2个合同节水案例,减少新鲜水使用量61.8万立方米,推动节水产业发展。

2025年“节水护源、你我同行”节水护水系列宣传活动现场
宣传引领,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了“节水中国行”、节水“六进”主题宣传活动、“千城地表亮节水”、“集中宣传+节水领域装备制造企业路演”、“节水演讲”等宣传活动,在铜川水务微信公众号刊载数期系列节水知识科普专题,普及节水知识,传播节水文化,形成爱水、惜水、护水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