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水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工作动态

铜川水利这五年: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来源: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5-10-31 15:3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十四五”以来,铜川市水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锚定“四水四定”发展理念,将水资源管理作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统领,统筹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与利用全链条治理,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注入“水动力”、筑牢“水支撑”。

一、健全制度体系,夯实水资源管理根基

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铜川市高位谋划、系统推进水资源管理政策体系建设,先后出台《铜川市水资源管理办法》《铜川市地下水保护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20余项,编制《铜川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及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年度工作方案,完善节约用水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发展改革、工信等21个部门协同发力,形成“规划引领、制度约束、考核倒逼、部门协同”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建立“一区(县)一单”问题反馈和监督检查联动机制,累计开展节约用水监督检查12轮,下发整改通知书310余份,着力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


二、坚持节水优先,打造集约高效用水新格局

以创建节水型社会为抓手,铜川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全覆盖,建成省级节水型公共机构50个、节水型学校19个、节水型小区59个、节水型企业10个、农业节水示范区2个,市、区县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全面完成,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形成“点上示范、面上推广”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体系。

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将用水总量、单位GDP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十四五”水资源指标细化分解至各区县,累计向180余户取水户下达计划取用水量超8500万立方米,精准压减不合理水量494.56万立方米。通过开展50余个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全面实施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93。拓展非常规水利用途径,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发展华能、美鑫、声威、海创等再生水用户14家,累计向工业企业供应再生水680余万立方米,再生水综合利用率较202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铜川市新区植物园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站

三、强化刚性管控,守牢水资源安全底线

以科学管控守护水生态安全,开展了4个工业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实现了规划层面水资源论证“零突破”,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完成319个取用水项目832个取水口整改提升,整改完成率100%;关停城市规划区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水源井110眼,424个取水许可户全部纳入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和水利部用水统计调查直报系统规范管理,实现取用水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建立生态流量保障机制,协调桃曲坡水库累计向下游沮河河道补充生态水约6000万立方米,实现沮河520余天长时段持续无断流,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筑牢水安全屏障。


铜川市取用水实时监控系统

构建一体化全覆盖监测体系,建成取用水实时监控系统,安装覆盖65户重点取水户的监控终端设备105台,31个取用水户62个规模以上取水口全部纳入国家水资源监控平台严格管控。建成河道水情测报站点8处,填补了境内河流无自主监测站的空白。建成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站21处,实现了关键区域地下水自动化监测全覆盖。“十四五”累计征收水资源税1.27亿元,以经济杠杆倒逼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网络编辑:李相男
信息审核:付恒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