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4-28 15:4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按照《铜川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有关要求,依据《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铜川市农业农村局“三定”职责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现将铜川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公布如下。

1.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开展“净美庭院、净美村庄、净美乡村、祥和乡村”“种花植绿、扮靓乡村”等行动和“问题厕所”整治,协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污水处理等相关工作,全市新建农村公厕20座,完成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2.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推进高标准农田规范化建设,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做好优先保护类耕地管护,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保护水平。

3.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围绕粮食、果蔬分区分类制定优化施肥指导意见,加大高效施肥技术推广,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强化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等,提高科学施肥安全用药水平,全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2%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以上。加强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和高效离田,加快高强度地膜推广应用,有序示范可降解地膜,持续推进农资进销和农药等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信息数字化监管,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及农膜、农药等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水平。

4.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畜禽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规范提升行动,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监督,加大畜禽散养密集区、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1%以上。

5.不断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推广“畜-沼(肥)-果菜粮”等农牧结合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养殖节水等技术措施和耐旱作物品种,指导主体申报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加快优质农产品发展。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种养殖生产基地为重点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和网络销售管理。

6.持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生物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开展重点动物疫病应急免疫,规范落实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生物安全建设要求,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兽共患病常规监测、净化监测和无疫监测,加强调运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强化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和管理,严防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7.认真做好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强化种子市场监管,严查品种侵权、制销假劣种子、无证生产、未依法建立经营档案等违法行为。做好宜君县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建设,扩大优异种质资源展示面积。加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针对发生特点组织开展综合防控和集中灭除,降低危害发生。

8.稳步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能力,组织实施“中国渔政亮剑2025”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科学开展渔类增殖放流。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发展陆基圆池等设施渔业2000立方米。

9.有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规范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农机报废更新等政策,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老旧农机具淘汰,全年报废100台左右。

10.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对农业生态环境损害行为依照职责进行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提起诉讼及修复监督等工作。


网络编辑:孙丹
信息审核: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