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2024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3-28 09:4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按照《铜川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铜环委〔2024〕1号)要求,现将2024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公开如下。

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开展了“种花植绿、扮靓乡村”和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抓好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三项任务,采取四不两直、联合督查等方式常态化明查暗访,推动落实。全市新建户厕2231座、公厕3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62%,超额完成“十四五”改厕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98.1%;完成2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二、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提升。举办了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开展了“百名农技专家送技助春耕”、机械化支撑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训等活动,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全市累计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面积349.21万亩。制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7.72万亩。我市耕地全部为优先保护类。

三、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重点,完成530户农户施肥调查,发布了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明白卡2.1万余份,建立“三新”技术集成示范样板3.45万亩等,带动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2.8%。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建立病虫系统监测点14个,发布情报16期,组织科学用药培训26场次,全市小麦、玉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覆盖率分别达到54.5%、55.2%以上。建设生态高效集成技术示范基地(点)9个,示范“健康栽培、免疫诱导、理化诱杀、生物药剂与化学药剂协同”技术模式。

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督导畜禽规模养殖场升级粪污收贮处理设施装备,加大生猪、蛋鸡封闭式饲养、兽用抗菌药替代等技术模式推广,在新区试点了规下养殖污染防治等,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18%。制定了小麦、玉米秸秆利用技术指导意见,以综合农事服务组织、草食畜牧养殖企业等为重点培育秸秆收储运主体,印制了《秸秆是个宝 千万别浪费》等资料广泛宣传,聚焦重要时段、重点区域举办技术培训、作业演示49场次,加强指导服务等,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5%以上。科学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示范推广可降解地膜,结合农时集中开展捡拾回收等,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90%以上。以农资打假为抓手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宣传和执法检查,基本建立起使用者上交、经营门店(网点)回收集中、第三方专业机构转运处置的体系,全市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24.9吨。

五、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开展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在赵氏河流域龙潭水库增殖放流鲢、鳙鱼种30万尾,新建陆基循环水养殖圆池30个,1家水产养殖企业入选全国现代设施渔业创新引领主体、1家获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扎实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查,春秋两季抽查种子样品53份,立案查处涉种事件3起。印发了《铜川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常态化监测工作方案》,加强监测、精准防控。

六、强化动物疫情控制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举办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4期,组织实施了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行动,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加大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动物疫情形势稳定。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控,邀请专家专题培训,常态化排查风险隐患,全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整体运行良好。制定了《铜川市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4—2030年)》,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点53个。

七、加快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在耀州区开展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进粪肥转化利用。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新发展面积3万亩,因地制宜建设种植业、畜牧渔业节水示范点16个。推进优质农产品发展,培育绿色食品9个,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

八、推动老旧农机报废更新。积极推广绿色高效农机装备,加大淘汰耗能高、污染重老旧农机具力度,全市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00余万元,新增先进适用农机具3135台(套),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210余万元,报废更新老旧农机具403台。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净美庭院、净美村庄、净美乡村”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和污水处理。二是不断优化农作物施肥结构,推进科学用药,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促进农业清洁生产。三是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规范提升行动,加强散养密集区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示范应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四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完成耀州区整县推进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建设,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铜川模式”。五是扎实开展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持续加强兽医实验室及其实验室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生物安全监管,确保动物疫情形势稳定。七是规范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


网络编辑:孙丹
信息审核: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