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政务服务 / 农业技术

小麦全蚀病防治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网 发布时间:2014-10-17 11:4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典型的根部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已扩展到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以潜伏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除土壤中的病菌外,混有病菌的病残体和种子亦能传病,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但以苗期侵染为主。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芽以及根颈下的节间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12—18℃的土温有利于侵染。因受温度影响,冬麦区有年前、年后两个侵染高峰,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期越早,发病越重。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小麦、大麦等寄主作物连作,发病严重,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和玉米复种,有利于病菌的传递和积累,土质疏松,碱性,有机质少,氮、磷缺乏的土壤发病均重。不利于小麦生长和成熟的气候条件,如冬春低温和成熟期的干热风,都可使小麦受害加重。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一般表现为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4个阶段,达到病害高峰期后,继续种植小麦和玉米,全蚀病衰退,一般经1-2年即可控制为害。

【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化学的防治手段,达到保护无病区,控制初发病区,治理老病区的目的。

药剂防治以种子处理为主。小麦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下列杀菌剂: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12.5%硅噻菌胺悬浮剂160—320ml/l00kg种子;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g/100ml种子;0.8%腈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500—3000ml/100kg种子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600ml/100kg种子;5亿个芽孢子/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1500g/l00kg种子;6%戊唑醇种子处理剂30—60ml/100kg种子;70%多·克·酮(多菌灵·克百威·三唑酮)悬浮种衣剂1:40—50(药种比)。在拌种的基础上,在返青拔节期进行药剂防治,可以用下列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30ml/亩;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160g/亩+%腈菌唑乳油45—55ml/亩40%氟硅唑乳油20—30ml/亩;12.5%硅噻菌铵悬浮剂20—30ml/亩;2.5%咯菌腈悬浮剂20—40ml/亩,对水80—100kg,顺麦垄淋浇于小麦基部。


网络编辑:admin
信息审核:guanli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