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已归档信息

印台区突出产业扶贫“五精准”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1-10 11:3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本报讯(记者 郭雷)2019年以来,印台区按照“345”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谋融合、补短板、破难题,紧紧围绕全区脱贫摘帽这一目标,突出巩固提升、达标退出两个重点,狠抓反馈问题整改、优化产业项目收益、健全联农带贫机制三个关键,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到村、措施精准到户、技能培训到人”,全员出击、尽锐出战,突出产业扶贫“五精准”。

稳住巩固提升“大底盘”。按照全省“三比一提升”工作要求,该区从涉农部门抽调25名高级职称干部,成立了5个产业服务指导队,按照“镇(办)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品、户有增收项目”要求,围绕巩固全区产业脱贫成效,提升产业项目实施水平、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产业技术服务指导水平开展了“一巩固三提升”行动。全区2606户产业贫困户发展了中长期产业,贫困户小麦、玉米农业政策保险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现全覆盖;确保有贷款意愿的产业贫困户小额信贷及互助资金获贷率达到100%。

管好产业项目“摇钱树”。集中对全区8个镇办2017年以来的村集体经济63个产业项目和24个新型经营主体项目,逐镇逐村逐项目进行了分析研判,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收益是否明显为重点,对38个项目模式进行优化,对6个项目完善资金、技术等支持,对13个项目进行调整,对6个项目进行重新研究。先后下达整改通知书23份,收回资金147万元。以带动是否明显为重点,对2017年以来24家新型经营主体项目进行了研判,目前已有21家新型经营主体按要求完成分红,950户贫困户户均实现增收500-1000元。以项目推进为重点,对2019年实施的27个产业项目强化调度,有20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资金拨付率达91%。

配强集体经济“主力军”。坚持以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目的,出台了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运行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完成了7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换证赋码工作。整合帮扶四支力量,优化村集体经济组织架构,补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组织、人才、资金、监管4个短板,明确了经营权、所有权、管理权、监督权等4项权利。按照“区运营、户受益”原则,以“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模式,发挥区级平台盛鑫丰投资有限公司作用,实施好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及光伏扶贫项目,确保群众有收益、集体有积累。截至目前,全区兑付41个贫困村光伏收益710万元,262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700元。按照“镇统筹,户受益”原则,以“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模式,对于缺乏人才和产业优势的村组,由镇统筹,打破村域界限,成立产业联盟,将产业嫁接到当地有活力的企业(合作社)经营,确保资产不流失、带贫效果好。阿庄镇、金锁关镇食用菌基地建设项目带动13个贫困村758户贫困户将实现收益。按照“村监管,户受益”原则,以“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模式,结合村组实际,充分发挥本村能人作用,组织实施20万元以下、工程技术简单、能吸收当地村民投工投劳的项目,确保村村有实体、群众能参与。孙家贬肉兔、阿庄肉牛等12个村集体经济为780户贫困户进行了收益分配,户均增收200-500元。

办结问题整改“总账单”。坚持问题整改与工作推进相结合,通过全面排查、综合研判、合力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效考核、国家巡查、省委专项巡视反馈问题产业脱贫共17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建立了长效机制(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5条、成效考核4条,国家巡查反馈问题4条,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4条);梳理自查2个问题,整改到位清零。

上好技能培训“实操课”。坚持“志、智”双扶。建立了215人的农业人才专家库,全面落实41个贫困村区、镇两级产业指导员的配置及职责,采取村报备、镇审核、区审定的程序,全区选拔41名乡土人才,并从全区涉农区级部门高级职称干部中选派41名干部组成产业指导“双保险”,确保产业指导到户。充分发挥农业专家大院作用,强化产业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和产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基层服务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和便捷的服务,目前已培育乡土人才215名。利用各类有利时机,大力开展产业脱贫政策宣传,2019年全年累计发放产业宣传资料16000余份,种养殖手册7000余份,果业技术手册4000余份,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80余场9000人次,受训产业贫困户4000余人次。


网络编辑:guanliyuan
信息审核:guanli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