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秋播备耕进入攻坚阶段。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芯片”,是保障来年粮食丰收的基石。王益区农业农村局聚焦主粮小麦种子质量安全,以全链条、严标准的监管举措,筑牢农民用种安全防线,为区域粮食安全注入“强心剂”。
一是锚定源头,压实主体责任。供种工作启动前,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全区9家种子销售门店,精准锁定县域供种源头企业。通过明确质量标准方式,督促企业扛起种子质量第一责任,从源头上阻断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守住秋播用种“第一道关口”。
二是下沉一线,严把过程监管。针对今年“铜麦6号”小麦种子入村直供模式,区农业农村局创新推行“24小时响应+全流程跟踪”监管机制。接到供种通知后,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扦样;自9月中旬供种以来,已深入镇(办)、村(户)开展“铜麦6号”随机抽检及种子安全常识宣传10余次,以“零距离”服务让农民用上“放心种”。
三是数字赋能,规范销售环节。为打通种子监管“最后一公里”,区农业农村局严格落实种子备案制度,构建“线上指导+线下帮扶”双向联动机制。种子管理业务人员下沉至各经销门店,指导经营主体完成网上备案;同时畅通咨询渠道,及时解决备案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已提供线上指导及电话咨询30余次,完成9家门店线下现场指导,全区秋季小麦种子备案品种30个,实现监管无死角、服务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