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区县动态

王益:我区农事服务社会化全覆盖

来源:王益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04-02 15:2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王益区围绕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重要农产品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力推广“一镇一站点”工程建设,支持村集体与区农事服务组织建立生产社会化服务联结机制,通过拓展服务领域、推行农事托管、创新服务模式等一系列举措,解决了规模化种植、撂荒地、无劳动能力等问题,增强我区现代农业生产联农带农作用,促进粮食规模化发展水平。截至目前,我区26个村集体与4个农事服务中心(站)签订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议,托管服务面积3万余亩,实现了全区农事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新”方法、推进综合农事服务机制。为了推动农事服务全覆盖的目标任务,我们采取了“前期调研、制定方案、四方联动、示范推广”的工作方法,保障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工作开展前期,我们对我区三个涉农镇办的26个村和4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站)进行了走访摸底,了解推广该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符合实际需求、操作性强、方向明确的实施方案。农业生产托管是一种“服务”,而不是资源转移,通过向农民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来实现对农民土地的集中耕种服务。各负其责,即能为群众减负,村集体和农事服务组织还能增效,例如:农民群众耕地按市场价一亩地60元,交由农事服务组织托管每亩价格55元,村集体每亩从中能够获利5元,达到了三方共赢。农事托管服务能够解决土地流转、撂荒地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农民自己花钱,请了一个既实惠、又实用的种地“保姆”。毕竟,农民无法对化肥等农资产品价格,进行大幅度压价,而他们能做到。

二、“高”标准、提升农机创新服务质量。为了确保社会化服务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我们要求农事服务组织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托管土地的农事服务。一是服务内容“高”。从生产资料供应,耕、种、防、收环节,仓储、烘干等全过程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农作物生产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促进粮食单产提升及规模化种植程度。二是农机具标准“高”。农事服务组织通过提供或调配适应性强、耕作质量高、先进性能好的农业机械和机具进行耕作,如宽幅沟播机、无人植保机、翻耕深松犁等,确保能够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三是服务标准“高”。在签订协议时,双方从备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作物收获等方面约定托管服务标准,对农事服务中心统一培训,标准耕作的方式提供全程标准化托管服务,保证产量不低于当年当地平均产量。

三、“稳”粮食、提高粮食稳产安全保障。按照我区粮食生产任务要求,粮食种植面积不低于5万亩,粮食产量不低于1万吨,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的稳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农事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的开展和推广是我区种粮面积和产量的重要保证。一是通过农事服务组织对“撂荒地”的托管,统一进行管理,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解决了种粮面积不减、地有人管的难题。二是土地托管后,经过统一管理,规范化运行、科学化管理,做到了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策“五良”协同,实现了提产能、促增收的目的。三是通过土地流转、托管、代管等多种方式的农事社会化服务,推进玉米“增密度”、小麦“宽幅沟播”、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粮食规模化经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四、“增”收入、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农事托管服务协议的签订,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化服务,实现了节约成本、合作共赢、共同增收的目的。一是农户收入有增加。从种到收全程“一条龙”托管服务,让农户省心省力,春种秋收不必回,外出务工不用忧,粮食收获之后还有收入。二是村集体经济有收入。农事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运营,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协调组织和大力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共同合作、物资供应、机械租赁等方式参与到农事生产中,取得一定的收入。三是农事服务组织收入有保障。通过集中采购、机械化作业,农事服务组织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收入也相应得到了增加。

我们将进一步推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农户”模式,及时总结该模式社会化服务的成效和经验,树立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社会化服务示范典型,提高规范高效服务水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引导各村进行统一社会化服务管理,保障社会化服务安全高效开展,促进粮食产业振兴。



网络编辑:孙丹
信息审核:张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