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雍容富贵,观赏性极强,但能榨油的牡丹,你听说过吗?
眼下,耀州区孙塬镇孝西村的刘升旗正抓紧培育这种油用牡丹苗。“牡丹浑身是宝,花蕊可以做茶,花籽可以榨油,根可入药。”他坚信油用牡丹的“春天”即将来临。
今年43岁的刘升旗,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区下高埝人。自大学毕业之后长期从事建筑行业,在西北各省都有建筑工程。前两年他回家过年,和朋友一起到孝西村观看社火,偶然听到村里的老人说,正月一过,娃们就又出去打工了,屋里也没人,弄不好,躺到屋里都没人知道。刘升旗听后,心情十分沉重,他从该村村主任马良处了解到,孝西村原名孝义坊,是药王孙思邈的舅家,按照耀州区当地的风俗,每年“二月二”庙会当天都要献上孝西村的饭食,同时还有纸花队、秧歌队、锣鼓队等表演。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这几年村上没有大的企业支撑,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出外打工,子女想尽孝也难。刘升旗当下就和村上商议,他要在村上投资建一个集农业种植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让村民就近打工,不仅有收入,而且也解决了“空心村”的问题。再根据本村以“孝”闻名的悠久历史,将孝文化精神以本村为基点,将它传承与发扬,扩散于全人类,服务于全人类,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文明、和谐、健康。
说干就干,刘升旗是想到就做到的人。得知情况的孙塬镇镇政府也很支持,在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之后,刘升旗决定种500亩的油用牡丹。这几年,山东、陕西很多地方都在种植油用牡丹,其前景广阔,而且油用牡丹耐寒耐旱性极强,属粗放型管理,牡丹籽油已经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可以批量生产,入市销售。
“牡丹籽油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油用牡丹作为本土作物,也更能保证食用油安全。在健康饮食意识越来越强、消费逐渐升级的当今社会,牡丹籽油拥有广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刘升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牡丹籽油独特的保健功效,现在市价每公斤500多元,每亩结籽按400公斤计算,出油率按20%计算,每亩可出油80公斤,每公斤按500元计算,就是4万元。
油用牡丹让刘升旗看到了希望,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可不少。油用牡丹怎样种植,怎样管理,怎样让农民认可,这些问题一度让他很头疼。为掌握种植技术,他翻阅了大量油用牡丹种植类书籍,并上网查资料给自己充电。同时,聘请技术专家,获取技术支持。
“油用牡丹耐干旱、耐瘠薄,生长适应性强,适生范围广,宜林地、低产林、残次林、大量的退耕还林地块等都可以种植。而由于根系发达,具有强大的肉质根系统,且植定后30—50年不用换茬,有效避免了因种植传统粮食作物每年翻耕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油用牡丹还兼具较高的生态价值。”刘升旗告诉记者,油用牡丹种植对地块要求不高,但要大面积种植,就需要流转农民手中的大量土地。怎样获得农民认可,使其把土地放心流转出来,也是当初的难题之一。好在镇上、村上给予了强力的支持,他们给村民们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终于让他们打消了顾虑,签订了合同,让每位村民放心地出租土地,先期成功流转土地300余亩。镇上还从林业部门联系了油用牡丹苗及核桃树苗,因油用牡丹喜阴怕晒,套种核桃树既可给其遮阴又可得到双份收入。
但种植业的收益很慢,油用牡丹栽植后第3年开始结籽,5—30年为盛产期。这3年的空白如何填补又摆到了刘升旗面前。后经多方考察,他决定再投资建一个孝义坊水上乐园,不仅能弥补这3年的空白,而且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经过三四个月的筹备,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游泳冲浪设施、观光旅游游泳池设施、以“孝”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室、文化广场、文化墙、文化长廊及文化园区绿化设施等。同时,建设了配套的农家乐及垂钓园。据不完全统计,仅7、8两月,来孝义坊水上乐园的游客近万人。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刘升旗还从西安聘请到高级厨师,打出了招牌菜——叫花鸡和木桶鱼,因为这两道菜,有些游客每逢周末必来,吃了还带一份回去。
刘升旗一边查看油用牡丹的长势一边说:“本来这几年就没指望油用牡丹挣钱,现在所有的投资都是我多年的积累。但是油用牡丹的前景肯定是广阔的。你看,牡丹浑身都是宝,牡丹产业大有可为。加上开了这个水上乐园及餐饮,基本可以保证村民的就业及收入。我计划以油用牡丹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油用牡丹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更多村民致富。下一步将引进更多品种的牡丹、芍药,创建实用与观赏有机融合的牡丹博览园,统一品牌、种苗、技术、包装、收购、销售,力争经过几年发展,使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