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全省空气质量状况,我市位列全省第五,关中五市第一,其中宜君、印台分别位列关中67区县第一、五位。
今年以来,为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我市把铁腕治霾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年初及时召开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下发了《铜川市铁腕治霾“1+7”方案》,全面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重点工作,突出抓部署、抓问责、抓创新、抓网格,落实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前三季度共收获优良天179 天,同比增加14 天,较去年同期气质提升。
一是坚持党政领导助推。各级党委政府将铁腕治霾工作拿在手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市委书记郭大为上半年就生态环保工作批示达13次,其中针对6月份空气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要求“拿出真功夫,反降为升”,针对上半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要求“久久为功,用硬招,多拿好天数”。市长杨长亚上半年批示达24次,多次检查环保工作,在不到十天两次检查环保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铁腕治霾工作组组长严维佳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要求抢抓当前,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严格追究责任;分管副市长、市铁腕治霾工作组执行组长刘丽为新任县级干部作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报告,讲认识,提要求。
二是坚持一月一调度、一会一主题。市政府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一会一个主题,研究推进铁腕治霾工作。4月12日,召开了市铁腕治霾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对省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反馈我市的58个问题进行了分解。5月16日,召开了市铁腕治霾工作组第二次暨臭氧污染治理“超百日”专项行动动员会。6月21日,召开了市铁腕治霾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对省第二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反馈我市的47个问题进行了任务分解。建立了月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各单位序时进度,并按规范上报。7月26日,召开了全市铁腕治霾工作组第四次工作会议暨网格化管理现场推进会。9月5日,围绕“抓重点、补短板、抢进度”这一主题,召开了全市铁腕治霾工作组第五次会议。10月16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暨铁腕治霾第六次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坚决打赢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是纪检监察助推。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信访件和省上一、二季度反馈我市的环境污染问题逐一进行梳理,目前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18个信访件已全部办结。针对省上一、二季度反馈的问题,对涉企的按照“挂牌督办一批、行政处罚一批、媒体曝光一批、移交司法一批”的措施进行处理,对涉政的按照“通报督办一批、约谈一批、问责一批”的措施进行处理,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没有按时限完成整改任务的,一律实行约谈、问责。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问责122人,其中,诫勉谈话43人,党纪处分13人,政纪处分3人,其他问责63人。
四是开展集中整治活动。针对夏季臭氧污染问题,开展了臭氧污染治理“超百日”专项行动,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影响臭氧生成的前体物;针对扬尘污染,公安、环保、住建、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百余起;针对夏季夜市露天烧烤污染,环保、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五是创新宣传营造氛围。召开了铜川市2017年铁腕治霾“1+7”行动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发布和介绍“1+7”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对铁腕治霾“1+7”方案在铜川日报进行了图解,同时在铜川广播电视台设立了铁腕治霾专栏和曝光台,组织策划了“网格化监管在基础”“环境执法在现场”“环境管理在一线”等系列宣传报道。以铜川治污降霾案例为背景原型的华语电影《塬上》荣获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圣乔治金奖最佳影片。发挥主流媒体和网站、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讲好环保故事,传递环保声音,前三季度,共向省环保督查整改办报送各类稿件234篇(其中中央媒体11篇、省级媒体15篇、市级媒体208篇),省市电视台播报整改情况26次,报纸专版宣传2期,做到了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