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DB61/T 1570-2022)解读

来源:省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2022-10-24 11:3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一、标准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有效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大幅下降,但臭氧浓度却不降反升。2015-2017年关中地区臭氧浓度连续上升,2017年较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上升23.5%和6.2%,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的天数占32.0%,仅次于PM2.5所占的39.5%。臭氧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臭氧污染防治成为环境空气质量热点需求。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等相关政策均对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进行部署,要求不断提高预报预警准确度,及时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

目前,我国现有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中臭氧预报技术方法较为薄弱,大多数地区的臭氧预报工作仍停留在预报员的经验层面,加之预报技术、程序的不规范以及模式预报难度大,导致臭氧预报准确率较低。《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报,结合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多年科技攻关和业务实践经验,将获得的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方法》(专利号:ZL 2020 1 1481256.0)进行转化,对臭氧预报方法进行规范,将有力地提升地区臭氧预报能力。

二、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本指南给出了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方案、工作流程、多模式臭氧预报及结果评估与优选、人工订正、预报会商、信息记录和报送、预报工作持续改进的内容及相关要求。

三、标准中人工订正环节包括哪些内容?

本指南人工订正环节以高精度模式产品为基础,人工经验和多级会商双重订正为补充,气象和污染预报效果评估分析(持续优化)为总结提升,首次全面规范了臭氧人工预报流程。

针对人工预报受预报员主观判断影响大的问题,细化人工经验订正环节,形成了“天气形势分析初判臭氧等级”、“相似案例对比初判臭氧浓度”、“近期实况分析终判臭氧浓度”组成的程序化人工订正方法。

研究构建由陕西省臭氧污染时间变化规律、典型臭氧污染气象特征和不同气象条件下臭氧污染等级分布规律等组成的人工预报经验数据集,使人工预报有据可依。

图片1.png

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DB61/T 1570-2022)


网络编辑:路青
信息审核:赵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