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已归档信息

我市启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5-12 09:4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本报讯(记者 张红)金黄的油菜花香扑鼻而来,绿油油的麦田随风荡起绿波,姹紫嫣红的鲜花开满房前屋后……走进铜川乡村,处处是景。自我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一批批村庄旧貌换了新颜,纷纷开启“美颜”模式。为了深入推进这项工作,补齐农村基础设施服务短板,实现农村垃圾全面长效治理,近日,我市制定出台了《铜川市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将逐步推行农村垃圾分类,破解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新命题”。

  方案明确分两步走,2020年,完成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目标任务,对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进行试点;2021—2023年,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废弃物就地化处理、肥料化利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实现“五有”(即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明显的治理成效)目标。

  按照简便易行原则对垃圾进行分类。根据铜川本地农村垃圾产生现状,将农村垃圾粗分为“易腐”和“不易腐”两大类。易腐垃圾是指可以自行腐烂降解的有机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畜禽粪污、废弃农作物等。不易腐垃圾又细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包含纸板、废报纸、废书、废旧金属、废塑料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农药瓶、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灯管灯具、小型电子产品等;其他垃圾包括建筑垃圾等。

  对易腐垃圾处理这部分,我市是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的。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市农业农村局下属单位,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经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拥有强大的科研团技术力量与备受青睐的“硬核”技术。该所与国内西农、厦大、农科院等知名院所有着深度合作,技术团队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加工生产生物质能营养,首创了生物质快速降解技术。该技术受到了袁隆平、束怀瑞等多位院士高度评价。将农作物秸秆、果树枝条、药渣及养殖场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污染物转化成有机水溶肥,并引导龙头企业示范应用,用于土壤生态修复、果业提质增效和化肥农药双减。这些产品除在一般耕地上的示范应用外,对盐碱地、沙化地、碱退化草场的治理与修复,通过试验也有超预期的效果。

  结合实际分区域建立处理体系。将全市359个行政村分为3种处理模式。将城郊区域的13个乡镇(街道办)的104个村纳入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运行。对人口相对集中、农业规模化种植、畜禽规模化养殖的20个乡镇(街道办)的156个村,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片区)处理”模式,由区县负责建设村级分类收集站及简易堆肥间、镇(片区)卫生填埋场,配备垃圾压缩转运车、粪污收集车,完善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对居住分散、运距远的99个行政村,按照就近就地原则,采用“户分类、村收集、村处理”模式。

  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依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推进我市农村垃圾资源化试点项目建设。按照农业生产区域集中连片、农业人口相对集中、农业规模种养基地划分,辐射服务半径为8—10公里,规划建设20个农村资源化处理中心,每个中心年处理可腐垃圾和农业有机废弃物1万吨,可生产液态有机肥1万吨(市场价600元/吨,利润200元/吨),农户可通过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兑换肥料。2020年先行试点建设4个(宜君县、印台区、王益区、耀州区各1个)。项目资金通过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贷款、吸引社会资本方投资等多渠道筹措,依靠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液态有机肥增值收益,逐步减少各级财政对农业农村垃圾治理支出,建立农业农村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具有铜川特色的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体系。

  夯实基础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方案》要求,全市农村垃圾综合治理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各区县政府负责落实保洁人员与设施。每个行政村按照5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每个村民小组至少配备保洁员1名;每3户配备1组垃圾桶;以村为单位,建设村级分类收集站及简易堆肥间255个;以乡镇(街道办)为单位,配备垃圾压缩转运车20辆、粪污收集车20辆;建设镇(片区)卫生填埋场20个;各镇(街道办)成立环卫工作站;33个涉农镇(街道办)各配备工作人员2名。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需要人人都行动起来。我市将通过广泛宣传垃圾分类收集标准和方法,并将垃圾分类收集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奖励激励机制等措施,切实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和从业人员责任意识,推动群众养成好习惯,变“随手扔”为“随手分”,携手共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网络编辑:admin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