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司法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通知公告

铜川市人民检察院铜川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铜川市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04 17:1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以健全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为目标,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制化,提高检察工作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机制
  全市统一设置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以下称人民监督员),按照人民监督员案件监督范围,负责监督市人民检察院、各区(县)人民检察院及崔家沟地区检察院、新区检察室办理的案件。人民监督员由市司法局负责选任管理。各区(县)局按照市司法局的要求,承担本区域内人民监督员选任的具体组织工作。市、区(县)人民检察院、崔家沟地区检察院、新区检察室对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工作予以协助配合。
  (二)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条件
  人民监督员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扎实的群众基础,并符合以下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年满二十三周岁;
  5.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6.身体健康;
  7.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8.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公民。
  下列人员不能担任人民监督员:
  1.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负责人;
  2.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在职工作人员;
  4.人民陪审员,以及其他因职务原因可能影响履行人民监督员职责的人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监督员:
  1.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正在受到刑事追究的;
  2.受过行政拘留处罚的;
  3.被开除公职或者开除留用的。
  (三)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范围
  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下列情形实施监督:
  1.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
  2.超期羁押或者检察机关延长羁押期限决定不正确的;
  3.违法搜查、扣押、冻结或者违法处理扣押、冻结款物的;
  4.拟撤销案件的;
  5.拟不起诉的;
  6.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赔偿的;
  7.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的;
  8.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
  9.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违法的;
  10.阻碍律师或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
  11.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而不退还的。
  

(四)人民监督员的选任程序
                                                                                                                                                                                                                                                                                                                                                                                        


       1.名额确定。根据《陕西省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确定我市人民监督员名额为18名。具体分布为:市直4名,耀州区4名,王益区、印台区各3名,宜君县、新区各2名。
  2.发布公告。市院人民监督员名额、分布由市司法局通过新闻媒体发布选任公告。公告内容包括:人民监督员的名额、选任条件、公告期限、程序、任职期限、报名方式等相关事宜。
  3.组织报名。一是市司法局商请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推荐人民监督员候选人;二是符合条件的公民可以向住所地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和市司法行政机关自荐报名。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报名结束后将报名情况上报至市司法局。

对人民检察院原选任的人民监督员,符合选任条件且愿意留任的,可以报名参加选任。                                                                                                                                                                                               

   4.资格审查。市司法局研究建立完善筛选机制,对推荐、自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和组织考察,确保选任公正公平。市院人民监督员拟任人选名单报省司法厅、省检察院备案。拟任人选中,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不应超过选任总数的50%。

  5.社会公示。市司法局将拟任人民监督员人选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中发现有不符合人民监督员选任条件的,应取消其拟任资格。
  6.公布名单。拟任人选经过公示无异议或者经审查异议不成立的,由市司法局作出选任决定、颁发证书,并向社会公布。市司法局制作人民监督员名册送市人民检察院。
人民监督员每届任期五年,为兼职身份,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市院人民监督员不得兼任省院人民监督员。
对出缺的名额,可以补选人民监督员,补选参照上述程序进行。
  (五)人民监督员的管理工作
  1.培训。市司法局负责对我市人民监督员进行岗前培训,市人民检察院予以协助。根据需要,市司法局可以会同市人民检察院对人民监督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
  2.建库。市司法局应当建立人民监督员信息库,与人民检察院实现信息共享。
  3.考核。市司法局应加强对人民监督员履职行为的管理考核。市人民检察院应及时向市司法局通报人民监督员的履职情况。
  4.奖惩。对尽职履责、经考核被评为优秀的人民监督员,由市司法局予以表彰,并通知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基层组织。人民监督员有不认真履行职责、违反保密规定、妨碍案件公正处理等情形的,司法局应对其进行劝诫。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司法局提出处理建议。人民监督员有不适合继续任职情形的,由市司法局免除其人民监督员资格,书面通知市人民检察院和被免职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并向社会公布。
人民监督员管理考核办法由市司法局另行制定。
  (六)完善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
  1.规范人民监督员抽选程序。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需要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由市人民检察院函告市司法局。市司法局接函后在建立的人民监督员信息库中,依照程序以随机抽选的方式产生参加具体案件监督的人民监督员名单;一般案件确定3名人民监督员,重大案件确定5名以上人民监督员;被抽选出的人员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诉讼参与人的或与本案诉讼参与人同一机构的,不得担任该案件的人民监督员。
人民监督员抽选名单确定后由市司法局函告市人民检察院,并及时通知抽选人民监督员,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
  2.完善案件材料提供和案件介绍程序。案件监督前,组织案件监督人民检察院应向人民监督员提供充分的有关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材料;案件监督中,应全面客观地介绍案件事实、证据认定、法律适用以及对案件处理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必要时,人民监督员可以通过收听收看讯问犯罪嫌疑人相关录音录像了解当事人的意见。
  3.完善人民监督员评议表决和检察机关审查处理程序。人民监督员对所监督案件独立进行评议和表决,制作《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书》,说明表决情况、结果和理由。承办案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对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进行审查。检察委员会的最终处理决定与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向参加监督的人民监督员作出必要的说明。
  4.设置复议程序。人民检察院处理决定未采纳多数人民监督员评议表决意见,应向人民监督员反馈说明情况,多数人民监督员仍有异议的,可以提请人民检察院复议一次。
人民监督员案件监督工作具体实施办法由市人民检察院另行制定。
  (七)完善人民监督员知情权保障机制
  1.建立职务犯罪案件台账制度。为便于人民监督员掌握案件办理情况,发现监督线索,检察机关应对职务犯罪立案情况、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情况,扣押财务的保管、处理、移送、退还情况,以及刑事赔偿案件办理情况建立相应台账,在不违反《保密法》规定的前提下,供人民监督员查阅。
  2.建立人民监督员监督事项告知制度。检察机关接待属于本院办理的职务犯罪举报人、申诉人时,应告知其在案件处理完毕后,对处理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人民监督员反映。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诉讼环节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执行搜查、扣押时以及执行冻结后,应向举报人、申诉人、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告知有关人民监督员监督事项的内容。
  3.建立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跟踪回访、执法检查等机制。检察机关在开展职务犯罪案件跟踪回访、执法检查、执法评查等工作时,可以邀请、组织人民监督员参加。在查封、扣押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财物和文件时,可以邀请人民监督员现场监督。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两级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市司法局具体负责选任改革的组织实施。年底前完成我市人民监督员选任工作。
  (二)密切协调配合。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建立健全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履职保障等各项制度,积极沟通协调,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落实保障措施。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所需经费和人员,财政、编制部门予以解决。
 
 

网络编辑:admin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