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民政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市民政局创新救助举措 提升救助能力 助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来源:市救助家庭核对中心 发布时间:2022-05-25 14:3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为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时效性不强的问题,铜川市民政局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为抓手,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多措并举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全市临时救助工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截止4月底,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6705人,特困对象1639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5568人;2021年至今年4月底,我市实施临时救助3885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3237.76万元,进一步织密扎牢了民生保障安全网。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铜川市民政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整治工作。建立了市民政局领导包联区县制度,深入区县开展督导调研。牵头组织财政、医保等部门召开了6次专题调度会,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打通社会救助堵点、难点。市级组织开展多轮次的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确保各项救助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完善救助政策,提高救助时效。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临时救助标准区县由原来的最高8000元提高到20000元、乡镇(街道)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5000元,落实了区县、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救助金额较小的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和资金发放,急难型救助可先行救助,后补齐手续,有效提高了救助的及时性。广阳镇郗家塬村村民贾丰收家庭突发严重困难,印台区民政局快速响应,及时送去1.5万元“救急难”资金,2022年4月20日《中国社会报》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发挥民政职能,畅通救助渠道。引导推行“e救助”网上申报服务,让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群众足不出户申请救助,实现数据信息“多跑路”,困难群众“少跑腿”。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印发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海报、宣传册、宣传彩页6万余份,在村(社区)进行发放宣传,提高了群众政策知晓率。在全市建立了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431支,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公布了市、区县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及干部个人电话,畅通群众求助渠道,确保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今年疫情期间,因疫实施临时救助4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8.3万元。

健全救助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以创建社会救助示范乡镇(街道)为抓手,建立健全“五个一”工作机制,在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民政窗口设立一块“救急难”服务指示牌,一套社会救助政策宣传资料,一部便民服务电话,设立一块社会救助公示栏,每个村(社区)建立一支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全面开展救助服务承诺制,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救助经办人员1857人均签订了社会救助服务承诺书,增强服务意识。2021年,全市共创建社会救助示范乡镇(街道)11个,全面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作风建设作为社会救助工作常抓不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强化督导检查,提升服务能力,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让每项社会救助政策实实在在落实到困难群体之中。


网络编辑:朱良
信息审核: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