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工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工作动态

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 争当转型发展排头兵

来源: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5-11-04 15:43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工信局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主线,以打好“八场硬仗”为统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指标全面领先,高质量转型发展跃上新台阶。

规上工业持续向好,增速排名全省靠前。坚持把稳增长作为头等大事,持续发挥稳增长专班作用,动态关注全省增长态势和大宗产品价格变化,抓牢“四张清单”,精准调度煤电铝水泥等支柱行业骨干企业,持续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抓住新建、技改和入规“三本账”,1-9月,建成9个重点新增产能项目、10个重点技改扩能项目,新培育17户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7亿元,增长9.5%;增加值增长11.8%,居全省第1。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工业投资高位运行。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建立了纵向分层和横向协同项目包抓责任体系,定期晾晒通报工业项目建设及招商动态,HY、隆基、世贸铸铜等60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加速落地投产,闭环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共谋划产业项目81个,签约73个,落地开工58个,技改扩能26个,建成投产34个,年可新增产值96亿元。1-9月,工业投资增长37.5%,列全省第1,有力支撑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重点产业多点突破,集聚优势不断增强。着眼培育优势产业、壮大工业体量,大力推动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成功举办了陕西铝镁钼深加工产业链推介招商签约互采对接会暨铜川市第三届铝产业发展会,陕西省铝及铝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挂牌成立,5万吨铝基新材料等一批铝深加工项目加速推进,电解铝就地转化率达到88%,铝首位产业战略地位持续提升。1-9月完成产值149.05亿元,增长11.9%。二是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持续加快。密切跟踪陕汽、汉德等配套需求,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签约正阳专用车、康迈制动器等项目,建成投产东铭12条技改生产线,铜煤机液压支架成批出口俄罗斯。1-9月,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34.97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完成产值4.92亿元,增长46.9%。三是新型建材、先进陶瓷和光电子产业稳步增长。开工13个新型建材和先进陶瓷产业项目,1-9月完成产值92.16亿元,增速13.3%。支持隽美经纬等光电子企业扩大融资做大体量,1-9月完成产值13.21亿元,增速46.4%。

工业转型蹄疾步稳,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着眼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持续突破。一是创新主体持续扩容、活力不断提升。动态建立100户市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73户,26户企业研发机构实现省级备案,新开发23个省级新产品,两件陶瓷作品荣获国家级百鹤金鼎奖,桥畔葡萄酒荣列全国178个消费名品名单。二是智改数转、绿色发展持续加快。认定省级基础级智能工厂8个、先进级2个、卓越级1个,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2户,中环机械“小型智能化充填成套系统”荣获全省“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二等奖。落实环保督察要求,完成8家企业能效分级管理,隆基项目成为全省电池行业首个废水“零排放、全回用”标杆。

服务保障提速加力,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一是争取政策资金实现新突破。争取“两重、两新”、企业技改等资金近4500万元,声威建材获得1732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是我市争取的第一笔国家级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资金。二是融资帮扶持续加力。14个技改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15.3亿元额度通过工信部审核,华能1号汽轮机通流改造项目获得再贷款支持3105.6万元。支持良鼎瑞等32个企业项目融资12.35亿元。三是服务企业发展更加务实。举办税务政策培训,解决9户民营企业21个诉求,35户制造业企业获得增值税加计抵减982万元。

党建引领全面发力,能力作风持续改进。坚持党建引领,塑造一流干部队伍。一是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分行业组织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业开门教育,梳理解决30余户企业人才、市场、融资等35个问题,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二是干部能力显著提升。支持优秀年轻干部在重点项目落地、重大活动举办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成长。组织科级干部上讲台,选派优秀干部到信访维稳、环保治理等一线实践锻炼。三是党建成效持续显现。落实机关党委“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千问千答解民忧”和“四下基层”活动,打造了“工信先锋·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党员干部精气神持续激发。


网络编辑:陈浩
信息审核:王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