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科技局(市外专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工作动态

我市研发经费投入创历史新高

来源:综合计划科 发布时间:2025-10-11 18:0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10月10日,省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陕西省研发经费投入情况概览》,我市全社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和投入强度较上年均大幅上涨,指标数据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我市全社会研发费用投入为3.44亿元,较上年增长57.3%,增速居全省第二;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59%,较上年增长0.16个百分点,排名较上年前进2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为3.21亿元,增长57.6%,增速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0.63%,较上年增长0.18个百分点,排名较上年前进1位。

研发经费是反映区域科技创新活跃度最直接的指标之一,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全市以秦创原统领科技事业、统筹科技资源、统一科技行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两链融合,全社会科技创新活跃度显著增强,研发投入实现快速增长,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

一是抓政策激励。先后出台《关于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市级政策包》等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措施,同时修订市级科技计划管理办法,改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推广,有力增强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

二是抓平台建设。筹建秦创原先进激光与光电集成产业创新聚集区,高标准建设省级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中试基地,高起点谋划打造秦创原铜川飞地孵化器,累计建设省级各类研发平台12家,“国字号”孵化载体1家,构建了内畅外联的创新大格局。

三是抓项目谋划。聚焦高质量项目实施,以光电子、苹果、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需求为导向,靶向部署“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金属合金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四链’融合”等省级重点项目38项,有效带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升。

四是抓主体培育。精准实施科技型企业“四个工程”,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全市累计培育省级上市后备企业1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瞪羚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193家、415家,较2021年增长4.59倍、4.6倍。

五是抓责任落实。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把研发投入指标写入《中共铜川市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的决定》及《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落实。


网络编辑:王荣君
信息审核: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