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教育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教育新闻 / 教育动态

贯彻全市教育大会精神⑥ 强化职业教育赋能发展 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来源:铜川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9-03 16:4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技能是强国之基,人才是发展之要。全市教育系统坚持将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以改革创新为笔,以产教融合为墨,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和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为产业发展输送新时代工匠人才。

一、优化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完善专业评估体系,每学年根据产业需求、就业质量等指标评估专业,加快专业调整步伐。及时掌握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变化,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积极增设新能源、低空经济类新兴专业。对传统专业如机械制造、电子技术等进行升级改造,融入数字化、智能化元素,使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二、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区域内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产教融合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实行订单式培养,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订单企业就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实现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双向互补,学生工学交替,熟练掌握岗位技能。联合企业打造集教学、培训、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三、提升师资水平,打造“双师型”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每学年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1个月,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企业引进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力量,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构建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将教学质量、实践能力、校企合作成果等纳入考核范围。

四、完善职教体系,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构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课程内容衔接和学分互认。通过“3+2”、五年一贯制等模式,为学生提供连贯的职业教育路径。全面促进职普融通,开设职业体验课程,激发学生职业兴趣,探索中职与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机制。拓展升学渠道,坚持“就业与升学并重”,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深造机会。

五、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重点支持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加大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展示弘扬工匠精神,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


网络编辑:杨海竹
信息审核:郝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