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金融办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工作动态

我市金融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04 17:0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去年以来,我市金融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快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生态环境,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开创新局面,对铜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设立工作,耀州新华村镇银行试营业,印台恒通村镇银行正在紧张筹备开业;协助长安银行铜川分行在王益区设立支行,在耀州区、新区设立4家小微及社区支行,填补了其县域网点空白;稳步推进农信社向农商行转型。各区县农信社积极优化股权结构,努力提升资产质量,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成功引进华夏人寿、人保健康来铜设立分支机构,全市保险市场主体达到24家。
  政银企合作进一步深化。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建设推进会议精神,与各建设项目负责单位建立沟通对接机制,安排专人进行跟踪服务,促进了金融机构与项目单位顺畅对接;组织召开全市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等6次专题会议,先后征集并向金融机构推介7批次融资项目;牵头制定《铜川市促进工业企业稳增长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助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促成陕汽东铭等24家公司获得5.5亿元贷款、794万元市级财政贴息资金;引导域内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举办全市新三板业务培训会,联合市贸促会、市国际商会召开金融支持企业发展座谈会,对企业在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进行培训。目前,凯莱斯科陶瓷、德德新能源已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普惠金融发展稳步推进。市金融办牵头制定《铜川市金惠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各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将农户、农村基层干部等纳入培训范围,先后举办党政机关干部等4批次培训班,有效增强了农户运用金融工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农信社建成475家“金融便利店”,行政村覆盖率达87%,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抵押担保方式,积极推广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担保贷款、“诚信纳税贷”“助保贷”“果储贷”“生猪产业发展互惠担保基金”等创新业务,灵活满足了小微企业、“三农”多样化融资需求;建立铜川市金融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开展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优势,打造网上金融街;积极响应智慧城市建设,组织开展铜川金融IC卡推广应用工作。
  现代保险服务业保障作用显著。市金融办牵头制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对深化保险业改革发展,运用保险机制助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去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额达到4.64亿元,赔付支出341.27万元,赔付额同比增长295.73%;协调推行燃气责任保险,将商业保险引入燃气安全事故风险防控体系,减轻政府燃气安全事故善后处理负担,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引导保险机构深化营销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行业服务标准和承诺,服务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金融机构“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受众范围,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举办五期铜川“金融大讲堂”,市级各部门及金融从业人员累计2300余人参加讲座;建立市、区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常态化机制,协调组织开展2014年度铜川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促进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联合市法院、市公安局在全市开展打击逃废金融债务、信用卡恶意透支专项行动,严格落实社会惩戒措施,净化了金融市场环境。《2014年度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分析报告》显示,我市被评为B级金融生态环境区,全省排名第四,金融生态环境较好。

网络编辑:金融办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