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经济合作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工作动态

科技赋能农业发展 铜川特色产业惊艳农高会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8 11:1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第32届杨凌农高会于10月25日开幕,铜川展区一亮相,便凭借满满的科技创新感备受关注。展区内,“铜麦6号”旱地小麦、“青砧”苗木、“秦川黑猪”三大种业成果亮相,从抗旱育种到矮化栽培,再到优良品种选育,每一项都透着硬核科技范儿,展现出科技赋能下铜川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实力。

“铜麦6号”:农户稳产增收“定心丸”

10月25日,记者走进铜川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铜麦6号”模拟麦田,挺拔的麦秆缀满饱满麦粒,与一旁的粮仓模型尽显丰收图景。

来自甘肃的参展嘉宾李先生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铜麦6号”的特点后,眼里满是兴奋。他告诉记者:“我们甘肃庆阳也是旱作农业区,一直愁找不到合适的小麦品种,今天看到‘铜麦6号’,抗旱又高产,打算回去就跟村里的合作社商量引进试种,说不定能让乡亲们的收成翻一番。”

“铜麦6号”是我市自主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它兼具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和耐盐碱、耐贫瘠以及高产等多重优势。该品种不仅能在铜川及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稳定生长,还在产量上屡创佳绩,2021年,“铜麦6号”被华阴市推广种植实收亩产704.6公斤,创当时陕西省小麦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2022年耀州区小丘镇乙社村“铜麦6号”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亩产高达766.42公斤,再次刷新了国家旱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截至目前,“铜麦6号”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2200万亩左右,累计增收6.05亿元。其中,在省内推广种植329.8万亩,总经济效益高达8277.3万元。

作为此次特色产业展区的三大展品之一,“铜麦6号”无疑成为全场焦点。展会前三天,就吸引了来自省内省外的种植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农资经销商专程前来咨询,其中已有不少客户明确表达合作意向。

“青砧”苗木:果农致富兴业“保护伞”

“这苗木适配海拔多少米?”“栽下后几年能挂果?亩产能到多少斤?”⋯⋯“青砧”苗木展示区域,此起彼伏的咨询声里满是果农们的期待。

作为农高会的“老面孔”,铜川太初纳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带着“新王牌”亮相——去年8月刚通过国家审定的苹果新品种“玉香”。“‘玉香’是用长富二号与藤木一号杂交选育的新优品种,不管是产量提升还是口感优化,都实现了突破。”铜川太初纳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豪拿着“玉香”苹果,向围拢的参观者细细介绍。

新品种“玉香”苹果口感香,脆甜多汁,成熟期为每年8月中旬。目前,该公司半亩地种了64棵树,今年产出苹果2700多斤,单产量表现十分亮眼。

“玉香”苹果实现提质增效,核心支撑源于铜川“青砧”苗木与配套的“三新”模式和八项技术赋能。作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无融合生殖矮化砧木,铜川“青砧”以多重核心优势为果实生长筑牢根基。

铜川“青砧”具有强大的抗逆性,能够在多种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具备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等多重特性,从源头上杜绝了果树病毒感染的隐患。依托该砧木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固地性强,无需额外支架,便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既节省人力又降低成本,非常适合规模化种植。

近年来,铜川“青砧”凭借其独特优势在苹果种苗领域脱颖而出,2024年,铜川“苹果青砧无支架矮化栽培技术”成功入选陕西省农业主推技术,“青砧”种苗更是走出国门,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王文豪说:“科技是农业的核心引擎与提质密码,我们以铜川‘青砧’与各项自主核心技术为支撑,聚焦品种改良、栽培提质、品质管控等关键环节持续创新,全力做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优品’文章,既夯实产业规模化发展基础,更以技术赋能推动果农增收、区域苹果产业迭代升级。”

“秦川黑猪”:养殖业提质增效新路子

“黑猪肉属于高端产品,价格、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但供给不足,‘秦川黑猪’新品种契合高端市场‘优质+高效’的需求,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在特色产业展区的另一边,陕西大秦天泽生猪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正在向来往参展嘉宾介绍“秦川黑猪”新品种项目的具体优势。

来自安康的客商向金阳本是被展区内的黑猪仿真模型所吸引,在听到张涛介绍“秦川黑猪”的养殖优势后很感兴趣,他告诉记者:“我也是从事养殖业的,但我们那儿大多养的白猪,今天看到铜川这儿有黑猪新品种,就想多了解一下,看能不能把这个品种引进过去。”

“秦川黑猪”新品种是陕西大秦天泽生猪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猪业科技创新团队达成深度合作建设的陕西省猪种质创新中心与优质高繁猪新品种培育项目。该品种通过审定后,将以自主培育的优质品种夯实区域种源供给优势,同时精准解决关中黑猪种群数量锐减、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

张涛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公社教授的团队从2018年就开始研究‘秦川黑猪’新品种研发课题。‘秦川黑猪’是以丹系大白猪为父本、关中黑猪为母本,不断进行群体继代选育而来,目前已至横交固定第四代。该品种具有肉质优良、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高、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好等特点。“

目前,该公司育有基础母猪350头,计划两年内使基础母猪超1000头、核心群超300头后,申请国家新品种审定,审定通过后全面上市推广。

“今年是我们公司第一次参加农高会,也是希望通过这个展会让更多人了解‘秦川黑猪’新品种,更多业内同行一起参与到新品种种猪的推广宣传当中。这两天有很多嘉宾过来咨询,并互留了联系方式,以便后续考察、洽谈合作。”张涛告诉记者。


网络编辑:李洋
信息审核:郭双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