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果业发展中心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工作动态

南果“爱上”北方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1 08:2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北方的大棚里,竟藏着一片热带风情。
    近日,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的火龙果采摘园迎来成熟季,一排排形似仙人掌的绿色枝条上挂满了红艳饱满的果实,沉甸甸地垂坠下来,格外诱人。
    这跨越千里落地北方的南方佳果,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多元口味的追求,也充盈了果农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种火龙果7年了,2个棚共栽了6000株苗。”采摘园负责人张改玲一边打理枝条,一边算起收益账,“按照一斤15元的采摘价来算,每年收益基本稳定在15万元以上。”话语间,满是丰收的喜悦。
    2018年8月,她和丈夫一起开始试种火龙果。2020年首次上市,便以馥郁的果香、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赢得市场青睐,常常供不应求。
    “7月份我就打电话问过老板,今天听说熟了,赶紧带孩子过来。”游客王先生和孩子正拿着剪子、挎着篮子穿梭在大棚里体验采摘乐趣。“自从开园我每年都来,口感确实好,总是让人念念不忘,身边的朋友尝过后都说好吃。”
    口碑越来越好,收益蒸蒸日上,离不开夜以继日的辛苦劳作和精细化管理。“在南方,火龙果40天成熟,但咱这里得60天,时间长、温差大,糖分积累更充分,再加上我们用的肥料是发酵后的羊粪和油渣,所以咱的果子比南方的更甜。”张改玲说,“南果北种”主要攻克的是越冬问题,除了盖棉被等常规保温措施,他们还用上了增温灯,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呵护每一株果树。正因如此,成熟后的火龙果色泽艳丽、汁多肉厚,风味香甜独特。
    经过多年摸索,张改玲夫妇不仅成功种植火龙果,还延伸出加工产品:他们将火龙果制成火龙果挂面,广受欢迎;培育的盆栽火龙果,每盆售价二三百元,经常卖到脱销。
    火龙果“北种”的成功,不仅为张改玲一家带来可观收益,更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走上特色种植的致富路。
    “最近正在给孙塬镇的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之前还有印台等地的果农来学习参观。下一步,我准备出门考察学习,把目前市场上品质好的品种给咱引进回来,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尝到新鲜、成熟度高的热带水果。”张改玲说。
    “南果北种”打破了地域与季节的限制,实现了设施农业与露天种植协同发展、南方水果与北方水果共同栽培,为全年水果供应探索出新的模式。
    一地的蜕变,是全局的缩影。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南果北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简单仿种迈向精细化、标准化种植。它在丰富市民味觉与视觉体验的同时,也推动了设施农业与观光旅游深度融合,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记者 王艳 张芳)


网络编辑:孙雷
信息审核:赵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