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果业发展中心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工作动态

早熟苹果迎“鲜”机 “甜”了市场富了民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8 08:4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立秋刚过,正是早熟苹果成熟上市的时节。放眼望去,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近期,陕西高塬农业有限公司的苹果种植示范园一大早便热闹起来。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枝头上的苹果在阳光的照耀下色泽亮丽、饱满诱人,宛如一盏盏小灯笼,点亮了整个果园。村民们穿梭在果树间,麻利地摘果、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批红思尼克苹果亩产在2000公斤左右,已经被客商全部订购。”陕西高塬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宏伟说:“这个果子不仅红度好、果面光亮、口感脆甜,而且不用套袋、铺反光膜,每亩园子能节省1400元左右的成本。”
    这片千亩省级高质高效苹果示范园位于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寺沟塬村,涵盖早、中、晚熟多个品种,满足了不同时间段市场的需求。多年来,公司深耕品质与品牌建设,品质上推行标准化管理,采用水肥一体滴管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科学管理模式,从源头上确保苹果的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满意。经过不懈努力,“高塬凤”品牌逐步打响,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来自咸阳市三原县的客商姚新权在陕西、甘肃等地收购苹果十余年,他对铜川苹果赞不绝口:“我常年过来收苹果,这里的苹果甜度高、果面红、口感脆甜,在市场上特别受消费者欢迎。”
    苹果产业发展得好,周边村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从果树修剪、疏花、定果、套袋、卸袋到采摘、装运等各个环节,示范园每年用工120余人,红彤彤的苹果圆了村民家门口的“就业梦”。
    “我家几亩地都流转给公司了,每个月在这里打工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寺沟塬村村民赵卫娥是示范园的老员工,她笑着说,在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收入也稳当。据了解,基地每年要付130多万元的务工费和120万元的土地流转费,让村民的腰包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近几年,公司针对低质老品种果园采取高接换头模式,成功嫁接了秦脆、瑞雪、瑞香红等新优品种,丰富了市民的“果篮子”。
    “今年,这些优质苹果进入盛果期,目前长势良好。”孙宏伟说:“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于品种、品质、品牌的优化和提升,让消费者吃上安全、优质、美味的好苹果。”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引领,着力打造“三新”果园,苹果产业持续做优做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我市还出台了《关于支持特色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今年起,在种苗繁育、生态基地建设、科技赋能、品牌建设等方面发力,加大对果农、合作社及企业的政策和技术扶持力度,不断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张红)


网络编辑:孙雷
信息审核:赵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