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新区聚焦重点领域、紧盯关键时段,以“源头管控不松劲、夜间巡查不缺位、问题纠改不打折”的硬举措,持续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筑牢空气质量防护屏障。
加强工业源监管。持续推进工业源、扬尘源、生活源、移动源、VOC源“五源共治”,开展全面摸排,建立翔实的大气污染源台账,为精准治污夯实基础。10月以来,综合运用用电监管、在线监测等科技治污技术检查工业企业99家次,督导整改问题14个,推动工业污染防治科技化、规范化、精细化、精准化。
加强扬尘源问题查改。扎实开展工地、市政工程扬尘整治专项行动,严查在建工地施工扬尘污染行为,压实建筑工地扬尘监管责任。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00余人次,对辖区内建筑工地开展扬尘污染检查20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7个,整改完成率达100%,严格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六个百分百”防控要求,从源头遏制扬尘污染。
加强生活源头防控。从源头发力减少生活源污染排放。构建“精准管控+科技赋能”治理格局。发改部门及时落实清洁取暖“双替代”补贴,在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的前提下持续巩固散煤治理成效;城管执法部门聚焦餐饮行业油烟污染,开展专项执法检查87家,出动人员40人次,整改问题12家,督促34家清洗油烟净化设备;生态环境部门借助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巡飞、雷达扫描等科技治污手段,24小时管控露天焚烧行为,累计发现处置焚烧问题40余起,实现“监控无盲区,管控无死角”。
加强VOCs源夏病冬治。紧盯汽修行业突出问题,对废气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露天喷涂作业、活性炭更换不及时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全覆盖排查整顿,从严从快查处整改到位。常态化开展涉气企业监督检查,重点核查废气治理设施与生产工序同步运行情况、涉VOCs生产装置“跑冒滴漏”隐患、废气治理设施配套建设及运行效率,确保废气应收尽收、达标排放;严查活性炭管理台账混乱、装填量与更换频率不达标、以次充好及吸附装置运营不到位等问题,坚决杜绝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强化夜间NOx排放在线监控,保障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组织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三次油气回收装置违规运行、油气排放超标行为;推动15家涉VOCs企业实施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全面削减区域VOCs排放总量,持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治理效能。
加强移动源违法查处。聚焦重型货车聚集点、用车大户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排查尾气排放装置“三不两改一黑”问题。同时,通过向货车司机发放《致货车司机师傅的一封信》及《重型车辆处置装置不正常使用情形》宣传册,普及环保法规和设备维护知识,提升司机环保意识。今年以来,新区分局联合检查组已路检重型货车365辆,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3起,有效遏制移动源污染。
(记者:吴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