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乡村振兴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2021:筑牢乡村振兴产业之基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12 10:0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编者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铜川转型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进阶期。在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之际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对我市“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和2021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铜川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实施意见》,并就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自今日起,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突出“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一条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等六个目标、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等十项重点任务,本报组织记者开展“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充分展现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埋头苦干,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奋力谱写铜川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40多年前,以“大包干”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沁润了田野,大江南北广袤的土地迸发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迈入“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再次让希望的田野“洒满阳光”,必须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兴旺,持续稳定提高农民收益,才能筑牢乡村振兴之基,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十三五”时期,我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17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5625户46541人稳定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年底的6913元提高到2019年年底的10229元。与此同时,我市引进海升集团、新希望集团等龙头企业,建设产业扶贫基地934个,培育家庭农场5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686个;全市栽植水果面积60多万亩,建成优质水果基地30万亩,建成设施蔬菜大棚1200余座,香菇大棚850余座,羊存栏10万只,生猪出栏25万头,蛋鸡存栏328万只,肉兔出栏262万只,中药材面积达到20万亩,核桃、花椒等干杂果种植规模达到94.6万亩……乡村产业的长足发展为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积蓄了蓬勃力量。

——题记
                             

  龙头企业带动 就业增收两不愁
  1月6日,园艺工人朱亚串正在铜川海升现代智能玻璃温室草莓栽培基地修剪藤叶,今年已经是她在这里工作的第6年。“在这儿工作离家也近,既能挣钱又能顾得上家里,我现在升为了组长,从农民变成工人,感觉更有成就感了。”朱亚串向记者介绍了自己这几年的变化。
  铜川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形成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成立至今,培养出产业化工人700多人,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370个,人均每月工资2100元。
  同时,该公司还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当地农民稳定增收: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7100亩,户均年增收2000元;对20000多人进行技术培训等,带动周边发展优质果园1600亩;为周边8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注入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300万元,提高资产收益;推动苹果、草莓、樱桃等特色产品全部登录扶贫“832”平台,2020年平台带动销售400余万元。
  “通过6年多努力,我们公司带动小丘周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之后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铜川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皓说。
  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具创新能力的主体,可以向农业导入先进生产要素,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近年来,我市引进了新希望、海升集团、宏伟兔业、陕西红星美玲乳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扶贫产业基地从2015年底的58个增长到目前的934个,促进发展和带贫益贫作用日益明显,农村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发展特色产业  提振镇域经济
  数九寒天,冷风瑟瑟,位于耀州区庙湾镇蔡河村的香菇基地一派繁忙景象。香菇棚内,工人们有的忙着采菇,有的给菌棒脱膜开始养菌……
  在养菌棚里,王明美和工友们正小心翼翼地给一个个菌棒进行脱膜、翻袋。今年58岁的王明美是蔡河村脱贫户,家里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自从香菇基地开始招工,务农几十年的她,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成为一名技术工人。
  “多亏了镇上给我们选对了脱贫致富的产业,可以一边种地一边打工,每年还有产业分红,增加了不少收入,让我顺利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王明美说道。
  庙湾镇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栖息地,也是铜川重要的饮用水源地。近年来,该镇将优良生态环境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破解镇域经济发展瓶颈,积极打造“香菇小镇”,依托铜川德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开拓市场,香菇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该镇已建成6个香菇基地,521座种植大棚,年生产菌棒352万棒,生产鲜菇422.4万斤,年出口菌棒30万棒,香菇及酱料等深加工系列产品远销江苏、广东等地,进入陕西省扶贫电商平台,销售额达2112万元。同时推行资金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模式灵活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带动庙湾镇及周边镇办1421户贫困户发展香菇产业,每年落实分红200多万元。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宜君县彭镇发展高寒水稻脱贫示范基地,新区正阳路街道办围绕大樱桃特色产业打好果业品牌,耀州区关庄镇打造奶山羊小镇……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不断激活镇域经济驱动力,为打造一批批农业产业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乡村旅游 力促乡村振兴
  1月6日虽是工作日,但照金国际滑雪场内依然人头攒动,张军宏骑着雪地摩托穿梭在白雪皑皑的滑雪场内,时刻做好救援准备。
  今年39岁的张军宏是耀州区照金镇人,到照金国际滑雪场上班之前,一直四处打零工维持家用,在滑雪场开放运营后便回到镇上干起了场地维护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在滑雪场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块钱还包吃,相比之前工作更稳定。而且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每天都能回家陪孩子。”张军宏说。
  2020年是照金国际滑雪场开业运营的第7个雪季,来照金滑雪的游客愈发呈现“井喷”态势,游客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60%以上,仅去年11月26日开业当天就接待了游客1200余人次。生意火爆的照金国际滑雪场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平台。
  “进入11月以后,照金景区开创了淡季不淡的全季节旅游业态,在一年中最火热的时期,全雪季直接用工达500余人次,公司劳务费用支出近500万元,老区群众不用再外出务工,而是借助红色经济和冰雪经济实现着自己的小康梦。”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兆鹏说。
  近年来,照金镇依托红色资源,成立照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建立照金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形成了涵盖景区运营、物业管理、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产业链条。2015年以来,依托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推进饮食服务业、手工艺品制造业、休闲农业、养生保健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当地及周边沿线3400余人就业,镇区及周边沿线390余人创业,群众收入不断攀升,各地来照金旅游研学人数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幅。在照金红色商业街区,群众依托红色故事开发出“红军菜”“忆苦饭”等,开饭店旅馆、到景区打工,人均年收入可达10000多元。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我市积极培育发展配套服务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以文化旅游为主的三产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地域文化优势打造成为镇域经济发展新引擎。耀州区孙塬镇依托药王历史文化和药王故里品牌,积极打造全省中医药文化康养产业第一镇;印台区陈炉镇利用陶瓷业带动生态旅游业发展……
  我市各乡镇(街道办)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沟通城乡的桥梁纽带产业之一,在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

  壮大集体经济 稳定群众收益
  1月6日早晨,做好早饭,照顾完一家老小后,文秋玲便来到离家不远的花卉大棚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46岁的文秋玲是新区咸丰路街道办玉皇阁村的脱贫户,自从村上建起了大棚发展花卉种植产业,她就一直在这里务工。“种植管理技术还是挺好掌握的,每个月稳定收入有1500元。”文秋玲说,家里的两位老人和小孩都身患残疾,在家门口务工,对她来说既能就近挣钱又方便照顾家人。
  过去,玉皇阁村主导产业是樱桃和苹果,去年,该村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建设了6座钢结构夯土墙花卉日光大棚,占地面积5333.36平方米,引进陕西蔓花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大棚花卉种植。
  “我们村建这个集体花棚主要是以租赁为主,吸引陕西蔓花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经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把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玉皇阁村党支部书记张卫奇说,引进多肉种植,一方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也使农户得到了产业分红,同时还吸纳不少村民在花棚就业务工,每人每年收入上万元。
图片
  花卉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活水”正源源不断滋润着村民的生活,让他们在务工挣钱的同时也掌握了一门技术,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希望。“我家有四五亩地,现在学了种植花卉技术,我将来也想建个棚种植多肉增加些收入。”谈起对未来的打算,文秋玲乐开了花。
  2020年,我市出台了《铜川市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镇域(村级)经济发展的主要评价监测指标,有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35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都有了经营项目并获得经营收入,全面消除了“空壳村”。359个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22017.5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下的村133个,10万—50万元的村136个,50—100万元的村74个,100万元以上的村16个。
  乡村振兴,农民群众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扶贫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让群众致富渠道越来越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了乡村“颜值”,让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移民搬迁工程让群众挪出穷窝窝,搬进暖心房……
  2021年,乡村振兴蓝图已绘就,乡村振兴之路已开启,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在铜川大地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篇章翻开了新的一页。(文/张军平 张红 王焕焕)


网络编辑:任泊玮
信息审核: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