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一季度铜川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3-04-27 08:5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主线,紧扣“一示范四高地”目标,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2023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2.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较去年全年提升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3.2、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2.53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67.99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为1.8:42.8:55.4。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全省第三,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7、0.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市气象条件有利,麦油长势良好,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猪牛羊禽肉产量0.46万吨,同比增长7.1%,其中猪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8.9%、4.0%、0.7%;牛肉产量同比下降1.4%;牛奶产量增长1.1%,禽蛋产量增长0.6%。一季度末,生猪存栏8.55万头,同比增长18.3%;生猪出栏4.43万头,增长8.6%。

二、工业生产高位开局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增速全省第二,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9.6、9.4个百分点。

制造业贡献较大。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48.5%;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36.8%。分能源类别看,能源工业增长12.9%,占规上工业的74.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9.3个百分点;非能源工业增长11.9%,占规上工业的25.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

重点产业运行向好。全市三大产业集群中,能源资源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9.4%,先进制造产业增长100.9%,特色新兴产业增长5.1%。四条重点工业产业链合计实现增加值9.23亿元,同比增长9.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其中新型建材及先进陶瓷产业链增长14.8%,拉动增长2.2个百分点;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增长10.1%,较上月提高40.3个百分点;光电子产业链下降0.4%,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下降0.5%,较上月回落4.3个百分点。

三、投资运行保持平稳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0%,增速全省第五,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0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引领增长。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6%,增速高于全市4.6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9.5%;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9%;第二产业投资在安泰容十万吨铝电解质、海越两万吨铝电解质等项目拉动下降幅收窄,同比下降0.6%,降幅较上月收窄3.5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运行平稳。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金裕泰煤炭储备物流基地项目、中穗万头和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天回航天液体火箭动力系统研试基地等大项目持续推进,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5%;基础设施投资扭转上月下降的态势,牡丹园片区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工程、新材料产业园区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耀州区城市智慧公共停车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市投资4.5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稳步恢复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8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全省第三,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5.4、2.6个百分点。

从消费所在地来看,一季度,全市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06亿元,同比增长11.0%;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66亿元,增长11.6%,乡村高于城镇0.6个百分点。

从消费形态看,全市商品零售额43.34亿元,同比增长10.3%;餐饮收入5.34亿元,增长19.0%。商品零售仍占据主导地位,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9.0%。

商品零售支撑稳固。一季度,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来看,石油及制品类拉动强劲,增长16.6%;粮油、食品类增长21.2%;汽车类增长6.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3.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5.4%;限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70.9%。

五、服务业稳中趋好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经济逐步克服疫情冲击、房地产行业低迷等不利影响,实现稳定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较去年全年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增加值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3.1%,金融业增长6.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6%。从规上服务业看,1-2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分别增长13.6%、55.5%和74.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下降29.5%和2.7%。

六、金融财政运行稳定

3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24.70亿元,同比增长15.0%;贷款余额391.97亿元,增长7.5%;存贷款余额增长12.6%。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55亿元,较序时进度超收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46亿元,增长21.7%。

七、对外贸易逆势增长

近年来,全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培育外贸新动能,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4.53亿元,同比增长54.4%。其中,出口总值3.83亿元,增长77.7倍;进口总值0.70亿元,下降75.7%。

八、城乡收入稳步提升

一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11元,同比增长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7元,增长6.5%。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回暖态势明显、开局良好。仍要看到当前我市经济仍处于全面修复状态,持续向好的基础仍不稳固。下阶段,全市上下要顺应疫情后经济社会变化趋势和新特点,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打好主动仗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若干政策措施》,持续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网络编辑:刘雪静
信息审核:曾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