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铜川市城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探析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4-08-28 15:1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的双提升作为主线,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3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下一步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了宏观的指导意见。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各地区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我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经过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2000年城镇化率为51.2%,2010年为57.9%,2013年达到了61.25%,2013年比2000年提高了10.1个百分点。
  (一)从人口转移聚集上看,城镇人口不断增多。2000-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了3.5万人,增长了4.3%;同期,城镇人口增加了10.3万人,增长了24.8%,城镇人口比常住人口增速高20.5个百分点;2000年至2013年的十三年间,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0.26万人,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0.79万人。
  (二)从区域扩张上看,城镇数量不断增加。2000年,我市辖2个区和2个县,1个经济开发区。全市共有6个街道办事处,24个镇,19个乡。乡镇经过调整归并后,到2013年末,全市辖3区和1县,1个经济开发区,拥有13个街道办事处,23个镇,5个乡。与2000年相比,街道办事处增加了8个,镇减少了1个,乡减少了14个。
  (三)从区域结构上看,新区户籍城镇化率快速提高。从户籍人口看,2000年,全市户籍城镇化率为41.15%,其中,王益区为76.46%,耀州区为21.57%,印台区为51.98%,新区为6.18%,宜君县为12.69%。2010年,王益区、耀州区、印台区、新区、宜君县户籍城镇化率分别达到了79.72%、24.25%、54.99%、38.24%和14.94%,比2000年提高了3.26、2.68、3.01、32.06和2.25个百分点,新区户籍城镇化率快速提高。(数据取自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
  (四)从全省看,我市城镇化率位次靠前。2000年,我市城镇化率为51.2%,2013年为61.25%,城镇化率位列全省第二位。从提高速度来看,2000年,我市城镇化率比全省高18.9个百分点,2013年高9.94个百分点,13年间,全省城镇化率提高了19.01个百分点,我市提高了10.05个百分点,提高速度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从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看,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率较为协调。2013年,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发布《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报告》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效率、城乡协调的程度等三个方面,利用30多项指标,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化质量进行了评价。《报告》根据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对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详细解析及排名,我市城镇化质量在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列第64位,全省位列第二。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率较为协调,城乡协调程度指数相对超前,城镇化效率指数明显落后。
  (六)从基础设施看,城市功能不断增强。2000年,我市建成区面积是20平方公里,到2013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8.27平方公里,比2000年扩大了1.4倍。  与此同时,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2013年市政道路长度318.99公里,比2000年增长80.22%;道路面积491.4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了2.88倍。用气普及率从2000年的46.21%提高到75.29%,2013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93%,比2000年提高个27.58百分点。以南、北两市区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群正逐渐形成。
  (七)从服务设施看,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07-2013年的七年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增长了3.9倍、4.2倍、5.0倍和5.9倍。全市卫生机构数增长2.5倍,实有病床位数增长20.1%,执业医师人数增长69.3%。
  二、我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00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6.1%,相差5.1个百分点;201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8.6%,相差9.3个百分点;201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2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7.9%,相差13.4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始终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并且差距逐步加大。
  (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近些年,我市各大工业园区竞相发展,但人口集聚没有跟上产业集聚的步伐,产城融合不紧密。2000-2013年,建成区面积扩张了1.4倍,而城镇人口增长了24.8%,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
  (三)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3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8248元,按照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0969)折算,2013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73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2年数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综合水平进入国际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参照2010年世界银行按人均GNI(与人均GDP相当)划分的标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均GNI划定在3976美元到12275美元,国际上发达国家在这个时期的城镇化率大多在50-70%之间。按钱纳里“发展模型”中人均GDP的指标衡量,全市城镇化率应超过65.8%,而2013年全市实际为61.25%,说明全市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滞后。
  如果把城镇化率做分子,工业化率做分母来计算的话,一般研究认为,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的合理比例范围是1.4-2.5。发达国家的比值一般都在2-4之间。从下表看出,2000-2013年之间,我市的这一比例为0.84-0.99,尚未进入合理数值范围之内。另外,根据钱纳里城市发展模型计算,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应接近70%,可见,虽然近几年我市的城镇化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工业化率,但仍然与工业化发展不匹配。城市这个马太小,工业这个车太大,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现象。

(四)小城镇总体规模小、总量不强。2013年末,全市共有乡镇28个,其中镇23个、乡5个。研究资料显示,一般情况下,一个城镇产生聚集和规模效应的最低标准是镇域人口超过5万人、镇区人口在50%以上,目前我市没有一个乡镇达到了这个标准,小城镇总体规模偏小、总量不强。
  (五)城乡协调发展有待提高。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城乡之间的矛盾,核心表现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城乡收入矛盾。城乡发展是否协调,核心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村为1)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即城乡居民收入比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城乡协调程度越低,城乡居民收入比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负向指标。
  从城乡居民收入比看,2012年收入比为3.07,2013年收入比为3.01,两年都超过了3倍,表明城镇和农村两者收入差距较大。纵向来看,收入比差距在缩小。从全省看,2012年和2013年我市的收入比分别比全省低0.53和0.49个百分点,城乡协调发展程度好于全省,仍待提高。
  三、对我市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市目前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但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实现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突破口,走新型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一)加快户籍改革,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市的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9.3个百分点。按 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我市应积极推进户籍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城镇化体系结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中心城市的建设,也要重视小城镇的建设。中心城区要重点发展服务业,加快金融、旅游、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介于中心城市与农村之间,既有城市的部分功能,又能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可起到城乡物资交流、信息传递的纽带作用,推进农产品加工区建设,利用农村原料和能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达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同步发展城乡经济。
  (三)倡导产城一体化,加大产业支撑力度。产城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我市的产城一体化应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统筹城市、园区、产业联动,带动产业升级转型,全面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工业向园区集中,依托园区扩张、用工的需求,来拉动与之直接相匹配的新城建设和人口集中,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完善基础设施、生活配套服务等,使园区由单一功能区向现代综合功能区转型。
  (四)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化品质。在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配套相关公共设施,进一步消化已经转换用途的土地来实现有限的数量扩张,加大力度提升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品质。要建立城市体系科学、空间格局合理和数量结构优化的新型城镇,建设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的低碳宜居城市。


网络编辑:肖芝华
信息审核:聂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