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2014年我市劳动工资情况简析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04-16 09:0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转型为突破口,积极争取和利用中省有关政策,出台多项保增长措施,全年经济基本实现了平稳的增长态势,也为单位职工收入的稳定创造了条件,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呈小幅增长态势。
  一、2014年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基本特点
  (一)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总体微增
  2014年,全市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为12159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 1607人,增长 1.3 %。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53244人,比去年同期减少 1098 人,下降2%;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2971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75人,下降8.5%,其他经济形式单位65378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980人,增长4.8%。


  (二)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量增长
  2014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5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亿元,增长3.3%,增速与低于全市生产总值7.7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2014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2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1.8亿元,增长9.1%;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7546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25万元,下降6.5%;其他经济形式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3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亿元,增长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下行导致企业从业人员和收入下降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赖以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其收入的高低与经济形势密不可分,2014年全市工业经济持续下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双双下跌,同比分别下降6.9%和2%。煤炭行业需求减弱、价格下滑;水泥行业需求不足、销售受困;铝冶炼行业全面停产、影响蔓延;电力行业发电减少、供电受限,四大支柱产业增速持续下滑,接续和新增企业虽增势强劲,但稳定性差,这些因素使全市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减少。据调查,仅铝厂4月份停产至今,就使该企业上千名人员放假,每月生活补助不到千元,该企业全年劳动者报酬总额较上年下降2.3倍;铜川矿务局东区五家矿井由于煤质含硫量大、发热量低,市场需求少,价格持续走低,经营十分困难,职工年实际收入较上年下降两成以上;数据显示;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停产及半停产企业增多,仅铜铝公司全面停产,造成下游2户铝材加工企业停产,全市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较上年下降2%,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下降8.5%;全市国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下降6.5%。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劳动力市场呈现供求对接比例偏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用工紧张、招工难现象,据调查,我市纺织行业的鑫源纺织公司、食品行业中的旺旺食品有限公司 、服装行业的华信公司在扩大产能后对外招工,长时间招不够人数。出现求职者的专业技能不符合企业岗位需求,而企业的岗位需求又不符合求职者的求职意向的情况。
  (三)行业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各个行业的工资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行业间的差距还是不断拉大。数据显示,2014年,我市收入较高的移动、电信及金融等行业年人均收入已达6.8万元以上;比收入最低的住宿和餐饮业(年人均收入2.4万元)高出4.6万元,行业间工资差距较大,不利于各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议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
  稳增长的核心在稳工业,工业稳则经济稳,经济稳则就业稳,就业稳则收入稳。煤炭行业应以稳产促销提效为重点,维护市场份额,稳定行业发展,确保市场高硫低热值煤炭的企业有序逐次关停,尤其做好铜川矿务局东区煤矿的人员分流问题,各区县及时跟进做好关停矿井的社会后勤服务工作,确保不出现大的问题;水泥行业要着力解决销售难题,支持我市水泥企业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格局及时跟进走出国门,扩大市场;按照省上要求抓紧做好铜铝公司复产复工,力促其尽快重组达效,力促铝材加企业复产扩能,及时与华能电厂落实签订的直供电协议,加快开工建设华能电厂二期项目。
  (二)全力以赴抓转型
  要大力扶持接续产业,加快培育朝阳产业,创造新的工业增长极,加快旺旺食品三期建设;支持东铭汽车重整研发中心,提升整车研发水平,向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军;扶持方舟制药利用先进的中医药提取技术,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特色原料药市场转型;增进与天士力集团深度合作,打造从种植到研发、生产、流通的中医药全产业链。当前重点是要千方百计推进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尽早形成新的增长极,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我市服务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对服务业人才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大,市上应加快出台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从税收、融资等方面提供优惠,促进我市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加强教育强素质
  随着我市经济转型步伐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的力度刻不容缓。一是建议市职业技术学院应对全市经济发展增设专业,加大新生教育培训力度,使其能够掌握更多更高的职业技能,更好适应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二是帮助并鼓励企业完善职工在职培训机制,加强企业对职工的培训,积极组织职工通过集体培训和自身学习来实现自我提高,以充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发挥杠杆缩差距
  一是通过引入竞争和税收的方式予以调节。对于全市高收入的垄断行业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来削减垄断利润;对于不宜引入竞争机制的高收入行业通过税收的杠杆作用,实现高低收入者之间的适当平衡,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二是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当前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增长较快,贫富悬殊更加明显,势必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应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增加透明度。 


网络编辑:肖芝华
信息审核:陈开华